Daily News

首屆灣區護士稱兩地程序相若「無咩挑戰」 次輪百人來港 編配專科部門交流

【明報專訊】參與醫管局首屆「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的70名廣東省護士即將離港,有來港交流的護士總結過去10多月經驗,認為兩地護理程序相若,形容「無咩挑戰」。醫管局於2月2日公布擴大第二屆交流計劃,100名護士將分批來港,編往深切治療和外科等專科部門交流,首批上月16日已抵港,第二批本月底到埗。

首屆來港交流大灣區護士下周離港。圖左起為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副顧問護師(老年科)羅釨澄、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護士陳翠霞、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護士劉佳麗及新界東醫院聯網顧問護師(老年科)史綺雯。(李紹昌攝)
首屆來港交流大灣區護士下周離港。圖左起為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副顧問護師(老年科)羅釨澄、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護士陳翠霞、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護士劉佳麗及新界東醫院聯網顧問護師(老年科)史綺雯。(李紹昌攝)

首屆70名護士去年4月起來港交流10.5個月,主要安排至內科及老人科病房。第二屆有逾650名廣東省護士報名,由廣東省衛健委統籌筆試和面試,100人通過遴選,交流期與首屆相若。

相關文章:【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內地護士分享實習心得 讚港醫護病人融洽 稱懂廣東話溝通無問題

第二屆護士編配深切治療部手術室等

第二屆護士平均有9年臨牀經驗,持學士學位,包括10名副主任護師,職級等同醫管局副顧問護師。上月來港首批14名護士來自心臟重症監護、眼科和內視鏡科,第二批86名則來自老年護理、「圍手術」科和重症監護。

70名大灣區護士去年4月來港交流10.5個月,在內科及老人科工作。(醫管局提供)
70名大灣區護士去年4月來港交流10.5個月,在內科及老人科工作。(醫管局提供)

醫管局護理總行政經理唐華根說,交流計劃要求護士須擁至少3年專科工作經驗,第二屆護士年資最淺5年,最長13至14年。他說局方探討擴大涵蓋專科時,會考慮本地服務需求,「(香港)護士流失去外國也是這些科目最搶手」,又稱高端專科知識「獨特得來是世界通行」,相信大灣區護士能勝任。

唐說第二屆護士將獲派至與本身專科相符的部門,例如重症監護派至深切治療部,「圍手術科」則派往手術室。

相關文章:JUMP招聘及進修日2023:入職醫管局 成為關鍵支援角色(附短片)

「兩地術語略異 英文溝通便可」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護士劉佳麗在內地從事護理業近8年,過去10個多月先後獲派至沙田醫院和威爾斯親王醫院老人科。她說在內地主要照顧長者,兩地護理程序相若,只需按指引工作,「對我來講無咩挑戰」。她稱兩地醫學術語略異,以英文術語溝通便可。

被問如何評估本港公營醫療體系需求龐大,劉說各地醫院「都是一樣的壓力」,醫管局已盡量減少病人住院時間,並開設護士診所,有助縮減門診輪候時間,發展智慧醫院亦可紓緩服務壓力。

政府擬修例容許非本地培訓護士免試在港執業,唐華根稱大灣區護士只可在本港護士監督下工作,兩地醫護交流初期亦關注相關權責,但很快便釐清。被問修例後局方會否聘請曾來港交流的護士,他稱兩地語言和文化相近,「如果熟悉的、有信心的,(聘請)機會當然會大些」,故持歡迎態度。

相關文章:JUMP招聘及進修日2023:投身智慧醫院 開拓醫療新領域(附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