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News

調查指近半港人現抑鬱或焦慮徵狀 專家稱需轉介精神科求診者升

【明報專訊】本港第五波新冠疫情傷亡慘重,市民精神健康亦響警號,精神健康註冊慈善機構Mind HK調查發現,逾半受訪市民在世界衛生組織5項身心健康指標(WHO-5)中被評為精神健康狀態差,近半受訪者出現抑鬱或焦慮徵狀。有心理學家對港人精神狀態表示擔憂,稱需轉介精神科跟進的求診者上升,相信疫下對生活失去「控制感」令精神狀態惡化,建議政府調整社交距離措施時考慮精神需要。

逾四成受訪者有抑鬱或焦慮徵狀

Mind HK上月17至29日委託社會政策研究有限公司,以隨機抽樣問卷訪問1000名成年港人,受訪者按世衛5項身心健康指標自我評估,有多常感到快樂、放鬆、得到足夠休息、感覺每天生活充滿有趣事情,結果55.6%得分低於52分(滿分100分),代表精神健康狀况屬「差」的狀態;據抑鬱徵狀自我測量表(PHQ-9),49.4%有抑鬱徵狀,當中19.2%人表達的徵狀屬中度至重度抑鬱;在焦慮徵狀自我測量表(GAD-7),有41.3%有焦慮徵狀,其中13.7%屬中度至重度。

同時,調查發現逾六成受訪者「擔心家人或所關心的人感染」、「對檢疫和隔離感焦慮」、「不能如常與其他人見面」、「不能如常外出」,會對其精神健康產生負面影響;逾半則表示「感染新冠」及「不能外出運動」影響其精神健康。

相關文章:【精神健康調查】疫下10%港人疑似抑鬱 14%疑似焦慮 09年後最高

心理學家:疫下市民對生活失去「控制感」

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臨牀心理學家張傳義表示,綜合近日多個精神健康調查及其診所病人情况,港人精神狀態令人擔憂, 以他個人經驗,疫情前僅約三分之一至一半求診者需轉介精神科跟進,近期升到六至七成,且年齡層廣泛。

他分析,疫下市民精神狀態惡化源於對生活失去「控制感」,疫情的不確定性令市民不安及恐懼,偏偏疫情資訊偏重一些涉「預測」及「後果」的數字, 「例如不斷提起已有幾百萬人感染、或者計住幾時會有新一波疫情」,會令市民更緊張。

相關文章:疫下SEN學童家長壓力大 留家網課難倒散工媽媽

倡復常路線圖勿縮 措施反覆令市民更消極

張傳義稱,市民最需要是「可每日跟住做」的防疫習慣建議, 如教市民回家後衣物應如何消毒,令他感覺「有實事可做」保障健康;政府呼籲市民打針,市民本冀「打針就無事」,但後來「又說疫苗不防感染,只防重症」,只建議打針無法為市民在疫下帶來安全感。

他形容,現時市民儼如一個個「壓力煲」,一旦爆炸會造成另一形式的傷亡(casualties);不少人長期留家工作,致精神壓力無法釋放,政府調整社交距離措施時不應以市民精神健康作代價,推出了復常路線圖就不要「縮」,措施反覆會令市民更消極;而市民如連續兩周感情緒低落,應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相關文章:口罩阻溝通 聾人疫下陷資訊孤島 籲多關懷主動施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