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冠疫情改寫了大家的工作模式,視像會議、在家工作成為新常態;亦有不少病人為避疫,選擇telehealth(遙距診症)或到社區藥房配藥,甚至是用「免診取藥」服務,以上方案又會否成為疫下的新出路?
醫管局將與將軍澳醫院耳鼻喉科、伊利沙伯醫院腦外科合作,2021年初推出telehealth(遙距診症),透過手機應用程式「HA Go」,讓病人在家中接受醫生會診。而坊間亦有醫療機構提供遙距診症,並將藥物送上門。
香港醫務委員會於2019年12月發出《遙距醫療實務道德規範指引》,涵蓋電話、電郵、社交媒體(如WhatsApp、facebook)等形式的遙距醫療溝通,建議醫生和病人先建立醫患關係,才為病人遙距診症。按醫委會指引,新症病人未必適合接受遠程醫療。
不適用於新症病人、觸診、皮膚科疾病患者
趙志輝補充,遠程診症有一些技術限制,例如不能為病人觸診檢查,「如果病人肚痛,醫生需要按肚檢查」,會建議病人到診所檢查;另外,診斷皮膚科疾病或需要解像度較高的影像,否則有可能誤判病情。私隱保障亦是其中一個令遠程醫療難以迅速發展的原因,例如病人擔心會診過程意外泄露,某些私隱原因不方便透過視像診症。慢性病患者相對比較適合遠程診症,例如高血壓、糖尿病等,「配合remote monitoring(遠程監測),病人量度血壓等數據後,傳到醫生的database(資料庫),可更快和準確掌握病情,有助減低併發症風險」。
非常時期 市民求助藥房解疑難
新症未必適用遙距診症,遇上小毛病,又不想到醫院、診所等高危地方,還有何選擇?在連鎖藥房工作的註冊藥劑師趙國亮指,他們留意到自疫期開始,愈來愈多市民到店舖查詢健康問題,由肚瀉、皮膚敏感、發燒,至如何分辨口罩保護力等,「這些問題好難找醫生、護士問,而藥劑師就可答到這些簡單,但(對市民生活)有大影響的問題」。
他續指,疫情下如果有小病痛,可到社區藥房找藥劑師初步評估,再視乎情况決定是否要看醫生;舉例說,近日天氣轉變,不少人出現皮膚敏感,藥劑師可提供成藥處理簡單皮膚問題,同時會留意有沒有其他警號,如皮膚有否發炎、細菌感染等徵狀,亦會查問病歷,「如果有糖尿病,又在腳上『生嘢』,我們會叫他馬上看醫生」。而新冠病毒徵狀與感冒相似,如遇上客人出現疑似病徵,他們亦會了解對方背景,如有沒有接觸確診者、所住大廈有沒有人確診等,提供合適的建議。
藥劑師線上跟進服藥情况
2020年6月,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亦推出免費遙距藥劑服務(telepharmacy),首階段針對慢阻肺病患者。透過電話及視像,由藥劑師跟進服藥情况。
聖雅各福群會早前亦推出「遙距藥劑師諮詢服務」,減少病人在疫症期間外出的風險,在家中透過視像通話或電話,免費獲得專業藥物諮詢。病人使用此服務前,須先登記醫健通及下載相關應用程式。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表示,很多病人服用不同專科的藥物,面對多種藥物治療問題。遙距藥劑師諮詢服務下,病人毋須到醫院,也有藥劑師解答服藥問題。藥劑師可透過醫健通了解病人服用的藥物,檢討治療成效。而透過視像通話,對未能清晰表達的長者尤為重要,藥劑師與病人有眼神接觸,做到「用藥醫病,用心醫人」,提供人性化藥療服務。
遙距送藥 須有藥劑師輔導
疫情下不少人對醫院、診所避之則吉,惟長期病患者需要定期回醫院覆診取藥,有連鎖藥房推出「免覆診取藥」服務,為公立醫院專科門診病人取藥。想使用這些服務有何流程?有沒有風險?
萬寧業務經理及總藥劑師趙國亮指,醫管局轄下指定17間公立醫院的專科門診病人,經預約後可使用萬寧的取藥服務。病人須在覆診日前14天內,致電專科門診申請使用「免覆診取藥」服務,若醫生批准,病人則毋須回醫院覆診,由萬寧派人代領藥物、覆診紙、抽血紙等,病人再到指定分店取藥,藥劑師屆時會向病人解釋用藥注意事項。要留意,使用服務前需要開通「醫健通」,亦要授權萬寧藥劑師可於「醫健通」內查核病人病歷及藥物紀錄,過程需向萬寧付$50行政費,服務按次收費,舉例如需同時取3科專科門診藥物,則要付$150。
至於藥費,醫管局回覆查詢指,會視乎病人情况決定需否收取藥物費用;如有需要,病人可使用電子支付服務、醫管局的流動應用程式「HA Go」繳付藥費及帳單。
剛完成手術、剛轉藥者不適用
趙國亮指,免診取藥服務適用於經醫生評估,病情穩定的病人,一般以「三高」,即高血壓、高膽固醇及糖尿病人較多。剛完成手術出院、最近曾轉藥的病人則不適合使用。他強調,服務並非鼓勵病人不看醫生,長期病患者亦不能長期不覆診,建議最少每年要覆診1至2次。
他形容,「免覆診取藥」服務是疫情下新常態,服務使用人數亦與疫情波幅對應,在7月(第三波疫情)及11月(第四波疫情)使用人數較多。服務對一些病情已穩定的長期病者有幫助,免除到醫院取藥的煩惱,亦可減輕公共醫療系統的負擔。
送藥過程要求高 不似送外賣
遙距藥劑服務成為疫情下的新常態,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提醒,推出遙距藥劑服務,大前提是不能令病人原先得到的藥劑服務減少,所獲的醫療質素不可以低於原來水平。許多人以為送藥很簡單,好似上網買衫、叫外賣,然後找速遞公司送貨,但崔強調,運送藥物過程中要確保藥物妥善儲存,病人資料和私隱亦要受到保障;另外,提供送藥服務的機構,同時需提供藥劑師藥物諮詢和輔導。有電訊公司伙拍醫療集團提供遙距視像醫療優惠,並安排藥物送遞。崔俊明指,該醫療網站上沒有談及運送期間怎樣確保藥物質素,例如藥物應儲存在室溫25℃以下;亦未提及如有服藥上的問題,應如何尋求專業醫護人員協助。
「任何污染、送錯藥、包裝破裂等,全部都可能影響健康。」崔俊明舉例,把糖尿藥送錯給沒有患糖尿病的人,病人服藥後血糖過低,腦部血糖不足,嚴重可導致死亡。另外,若運送過程中令藥物包裝破爛,藥物有可能受污染。市民使用有關服務前要考慮清楚當中的風險,尤其是沒有提供藥劑師資訊服務是「非常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