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News

行山鞋、行山杖、漁夫帽 揀啱行山三寶 樂遊郊野間


浪茄灣——熱愛遊覽西貢東的Johnny,配備行山三寶:行山鞋、行山杖和漁夫帽享郊野樂。他形容背後的浪茄灣為「恬靜雪白的沙灘」。(受訪者提供)

行山杖高度——Johnny建議行山杖的手柄宜處於腰部水平。(Vincent攝)

漁夫帽防曬——Johnny指漁夫帽覆蓋頭頸部多一點範圍,防止曬傷。(Vincent攝)

「有筒」護足踝——Johnny表示「有筒鞋」護足踝最安心。(Vincent攝)

圖一(Vincent攝)

圖二(Vincent攝)

圖三(Vincent攝)

黃智仁(Johnny)——逾20年行山經驗,從事生態及地質導賞員10多年。(Vincent攝)

印洲塘——從鳳凰笏頂俯瞰遠處「印塘六寶」之一的印洲塘,此處因波平如鏡而聞名。(Vincent攝)

萬宜地質步道——由東壩走上花山之路,可飽覽全長4.3公里的「萬宜地質步道」。(Vincent攝)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不少人選擇行山呼吸新鮮空氣掃走空虛,「拋開所有煩惱,將身心和環境融為一體」。生態旅遊導賞員黃智仁強調「開心上山、安全回家」始終放第一位,基於「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原則,他建議由檢視「行山三寶」,即行山鞋、行山杖與漁夫帽做起。

黃智仁(Johnny)曾化名「戴緻賢」(大自然諧音)出版行山書,又協助旅遊機構撰寫行山小冊子。他笑言大自然是「啓蒙老師」,當年他中學會考失意,獨處城門郊野公園沉思後解開心中鬱結,自此成為行山發燒友,繼而修讀山藝課程及領隊班。

訪問當日,Johnny帶了「監場」的女兒同行,他在踏足霧氣繚繞的西貢水浪窩燒烤場某段石級時跣腳,幸好行山鞋發揮平衡功能,安然無恙,因此我們的話題由「買鞋」說起。

在本港行山行足20年,遊歷逾百條山線,Johnny認為行山鞋、行山杖與漁夫帽是最重要的行山拍檔。一步一腳印,出力靠雙腿,「護身」有山鞋。記者當日穿著採用Vibram Megagrip膠鞋底的行山鞋,廠方賣點是「乾濕條件下均可提供抓地力」。眼前的Johnny,行山鞋同樣有小小的黃色標誌Vibram,以為他買鞋同樣專挑這款鞋底,惟他指是否Vibram Megagrip非入貨重點。至於不少人重視的鞋底坑紋深淺、是否抓地與防跣效能,甚至鞋頭保護問題,在他心中,全部都不在首要考慮之列。

首選「有筒」鞋保護腳踝

「針對鞋底抓地效能問題,如果在濕滑的石面,跣不足5厘米而又可以控制腳部活動,屬可接受範圍。至於試鞋時,如店員許可,可濕一濕傾斜面再試踏步,如果沒有跣走得太嚴重,鞋底坑紋不用太深也可行。」他表示,其實買行山鞋首要條件是「有筒」,「當年玩外展訓練,教練說一定要買一雙『有筒』的行山鞋保護腳踝,當不慎『拗柴』時,腳踝亦不會完全屈曲向地。」他提醒扭傷腳踝可大可小,做足準備工夫,能避免行山生涯提早結束。

Johnny強調支持香港品牌,亦特別欣賞實而不華的設計。「我穿的鞋是香港品牌,只300多元,物料佳、鞋底坑紋設計亦夠貼地,遇上濕泥、浮沙碎石都無問題。我自己不喜歡鮮艷,喜歡綠、啡、灰色,低調是我的取向。」Johnny傾向選擇尼龍鞋身,因較耐磨,遇上大量浮沙碎石亦可護足。耐磨度高,不用著上一、兩年就「報銷」,對經常行山的人來說較划算。至於配備GORE-TEX防水功能的行山鞋,價錢通常較貴,不屬個人首選。此外,上山如遇雨水,始終容易出意外,為安全計他會取消行程。

善用「第3隻腳」卸力

問及上山下山,為何長年選用紅色眼鏡框,Johnny即高聲回應:「因為個人會精神啲嘛!」他成立的山隊「戴緻賢山野間」踏入第6個年頭,舉辦了50個公開活動,回想自己上山偶爾有時「行到發瘟」,慶幸一直有山友拍檔在身邊提點正確路線,以及幫忙「睇路」。他深信行山亦講求平衡,行山杖則充當「保護大使」,是他行山時的「第二寶」。

先講行山杖使用方法。Johnny愛用「7字頭」而非一支過的「1字頭」行山杖。他建議,使用行山杖上落山時,將微微隆起的長柄位向外(圖一),再用拇指及食指之間的虎口,夾着較短的手柄位,4隻手指則覆蓋長柄位,用家的身體重量會卸落行山杖,行山杖就變成自己「第3隻腳」或「手部的伸延」。至於行平路,則可將微微隆起的長柄位向內並留空(圖二),再用「畀like」手勢,把拇指扣在較短的手柄位,4隻手指緊握垂直的杖身,這個握法可讓自己的步伐得以緩衝及舒展。

行山杖高度約至腰部水平

談及山遊時上身的舒適度,調校行山杖高度亦是一門學問。Johnny建議行山杖的手柄位應處於腰部水平,過低會令上身俯前,腰部易痠軟;過高則難握緊及控制,容易搖晃,除了影響穩定度,同時令前臂和上臂間的角度變細,令手臂容易疲倦。他同時提醒,行山杖末端的膠腳套(圖三)並非任何時候都適用,行石路時宜使用膠腳套以吸啜地面,保持身體平衡;行泥沙地時則最好取走膠腳套,以免行山杖跣走。

Johnny稱行山杖不用特別選用名牌,邊說邊指指手上的行山杖,這「已用了8年,是當年女友(現時太太)所贈,由未結婚用到現在跟女兒一同行山,售價200多元,非常超值」。他笑說「有感情當然要用到最盡」,絕對不會輕易換另一支。

漁夫帽 遮蓋頸背防曬傷

Johnny的行山「最後一寶」是漁夫帽。為何不選用鴨舌帽?他解釋這其實是因人而異,漁夫帽較切合自己頭形,他也認為自己的頸和背需要特別照顧,漁夫帽相對可以覆蓋頭頸背多一點範圍,「因行山時可能會較長時間被猛烈陽光照射」。

轉危為機:盼政府革新綠色旅遊

漁夫帽除了較切合Johnny的頭形,他也笑指看起來亦較有領隊風範。訪問期間,每當提到「領隊」二字,他也特別注意回答內容,因為他深明一字一句也會影響山友的認知,有一份責任感。而跟普通的山友相比,行山領隊也有另一種眼界。

地質公園遊 模式不變欠吸引力

當疫情影響香港經濟,Johnny認為政府需要主導「綠色旅遊」,起碼有個發展框架,並撥款吸引業界提出不同方案,「100個人交計劃書,一定有一兩份幫到香港」。他舉例,地質公園旅遊在過去10年的模式不變,對曾經參加過導賞團的人或已無新鮮感。他認為當中仍有不少改善空間,例如在郊野公園的邊陲地帶,興建地質公園酒店,以便旅客看日出;甚至將觀光船改裝,增設酒店服務,游走新界東北的印洲塘或西貢萬宜水庫東壩,旅客同樣可以欣賞日出等明媚景色。

「疫」境中反思綠色生活

他慨嘆,現時地質公園旅遊停留在學術性導賞,其實划獨木舟、踏單車及行山亦可遊覽香港勝景,亦大可嘗試住宿、農耕體驗。雖然「綠色旅遊」發展遲緩,但Johnny表示有危就有機,疫情是一個契機令港人重新探索「綠色生活」,例如反思綠色植物對生活的意義,進而在實際行動上減少使用膠袋、參與節能等環保活動,公餘則去野餐、行山,將「綠色理念」融入生活。

■Profile

◆黃智仁(Johnny)

逾20年行山經驗,從事生態及地質導賞員10多年。

文:Vincent@HKD(www.facebook.com/hkd.sanyz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