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年不少上市公司及大企業日益重視發展ESG(環境、社會責任和管治),但多只在年報披露,公眾才掌握一麟半爪。總部在香港的置地公司最近發起「置地公司家基金」,冀匯聚慈善機構的資源及結成伙伴,幫助貧困戶及年輕一代學習,令社會更開放及兼容並蓄。置地集團市場推廣及傳訊部董事及主管林婧華表示,該基金初步先投放1億元起動,未來視乎需要而繼續注資,並且擬在業務經營所及的中國內地及東南亞地區,推動該基金發展。

明報記者 陳偉燊
為弱勢學童提供免費學習支援
林婧華說:「置地公司在港成立及經營逾130年,但是香港去年面對重大挑戰,作為大企業之一,冀帶頭共同面對難題。」該集團不限於將土地資源作重劃目的(repurpose)配合社區需要,而是用了大半年時間去籌劃發起基金,冀作長遠承諾,付諸行動在社區層面建立伙伴關係,協助應對挑戰,促進可持續的社會共融,提高市民上游能力。
她指出,在香港貧富懸殊的衝擊下,平均最少每7人中就有1人生活於貧窮線下,在學兒童及青年中,更每6人有1人生活於貧窮線下。年輕人及住屋問題尤其值得關注。
置地公司家基金成立後,首階段與協青社、願望成真基金及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合作。林婧華指出,例如在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的平台下,為經濟困難家庭中的弱勢學童提供免費學習支援,由義務導師提供一對一補習及才藝學習課程。透過協青社,他們協助高危青年成為正向青年,重拾學習動機,發掘個人志向及尋找成長動力。

置地公司在與願望成真基金有22年合作的基礎上,繼續協助病童積極面對治療。成立基金只是第一步,1億元只是供香港基金運作所需,她說肯定會尋求與其他機構結伴,幫助社區發展,甚至在有需要時再注資。
將來擬覆蓋至內地東南亞
她表示,置地會在業務覆蓋地域所及,例如在中國內地及東南亞,因應各地的社區需要,在各地推動「家基金」。
林婧華指出,置地亦鼓勵員工參與相關的義務工作,並推動寫字樓及商場租戶參與,不限於配對捐款,希望推動中環人一同參與,例如可協助搞講座、提供義工服務,提供指導(mentoring)等,幫助年輕人增進知識,以及學懂如何面對困難。在消費者層面,亦會在今年的置地廣場聖誕市集,光顧內裏的特色商店,收益將捐贈予3家合作伙伴支持繼後推動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