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公營醫療開支趨升,政府近年推動醫療改革,發展基層醫療並研究調整公營醫療收費,冀引導市民轉向社區管理健康。本報獲悉,下周三發表的《施政報告》料將觸及發展社區藥房和處理安老院藥物浪費問題,政府長遠目標研准在公立醫院長期覆診的穩定慢性病患者到社區藥房配藥。基層醫療委員會委員林正財說,院舍長者和慢病患者藥物佔醫管局用藥一大部分,若能由社區藥房承擔,藥物浪費和開支可大減,並有助開發社區藥房收入來源,維持長遠運作。

明報記者 張逸羲
公營收費檢討未完 具體方案料無着墨
至於公營醫療收費調整,據悉特首李家超一直關注檢討進度,確保方案配合醫療改革同時能平衡民意,檢討尚未完成,預料具體方案不會在《施政報告》着墨。
政府前年公布《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提出探討社區藥劑師藥物諮詢和覆配角色,以及社區藥房向醫管局病人配藥等服務。綜合多個消息,政府近期與不同持份者商討社區藥房定義和職能,牽涉現有商業藥房應否被視作社區藥房、哪些病人可到社區藥房配藥等,暫未有方案。據悉《施政報告》料將觸及發展社區藥房、加強社區藥劑師角色,以及處理院舍長者藥物浪費問題。
據了解,現時安老院長者不時需入院治療,其後醫生會調校藥物並重新配藥,浪費院友原本未用完的藥物,醫管局擬研究尋求社區藥房協助,減低院舍藥物浪費,具體方案未定。
相關文章:小藥丸大意義 掌握配藥製藥行情 5大熱門工種 為入行做好準備
研減門診配藥量 社區覆配毋須多付費
醫管局去年有約303萬名病人在普通科、家庭醫學和專科門診治療,其中五成、即約154萬人患糖尿病和高血壓;該局早前開始研究將門診病人每次配發藥量由最多16周減至4周。據悉,政府長遠目標讓醫管局病人在社區藥房配藥,初步研究涵蓋常見慢性病患,如糖尿病和高血壓,並需病情穩定,不排除透過減少醫管局配發藥量,讓病人按需要自行到社區藥房覆配餘下藥物,原則是病人毋須繳付更多費用。
林正財表示,社區藥房難單靠政府資助或慈善機構撥款,政府要研究可行的營運模式,認為社區藥房覆配醫管局患者藥物可帶來收入,並減輕醫管局壓力和減少藥物開支。他建議社區藥房適度發揮其他零售功能,但需考慮是否要與商業藥房「爭生意」。
相關文章:註冊藥劑師線上線下為市民解疑釋惑 減輕醫療系統負擔 遙距跟進服藥情况、送藥細節不可少
藥劑師團體:助鼓勵藥物諮詢 增業界發揮
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蘇曜華認為,由賽馬會資助非牟利機構營運的社區藥房地方充足且設備齊全,現時較適合為醫管局病人配藥,令更多市民認識社區藥房,有助鼓勵市民嘗試藥物諮詢等服務。他說社區藥劑師有較多時間與病人溝通,可了解病人有否準時服藥或藥物謬誤等,更能發揮專業角色。

香港藥劑師工會主席張尹思稱,社區藥房可提供預防保健和健康管理服務,並增強藥劑師專業角色。她說政府推動發展的社區藥房很少,建議在屋苑商場、地鐵站附近增設服務點,並擴大醫療券範圍至藥劑服務,減輕市民負擔。
彭鴻昌指不應僅配藥 陳凱欣促增服務點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協幹事彭鴻昌建議盡快探討讓商業藥房加入配藥行列,訂定質素標準和收費模式,又認為社區藥房不應只限於配藥,建議探討擴大藥物諮詢功能。立法會衛生事務委員會主席陳凱欣說,發展社區藥房可減輕醫管局藥物支出,長遠有成本效益,但憂慮若社區藥房覆蓋不足,病人或傾向維持在醫院配藥,建議增加服務點並加強藥物諮詢角色。
藥房商會盼允商營參與 指醫局提多項條件
港九藥房總商會早前爭取加入醫管局社區取藥網絡,該會副理事長張德榮向本報透露,醫管局要求藥房符合多項條件,包括購買專業責任保險、添置醫療級別「雪櫃」和加入「醫健通」,而商會期望商業藥房透過踏出第一步,長遠可承接更多社區藥房工作。
政府擬先准商業藥房取藥 配藥待研
本港兩間大型連鎖藥房早前加入醫管局社區取藥服務,病人可申請將該局配發的藥物送至旗下門市領取。據悉,政府擬先准符合條件的商業藥房參與取藥,藥物仍由醫管局提供,下一步才研究能否按社區藥物名單配藥。
張德榮說,商會早前去信會員了解參與醫管局社區取藥服務的意欲,並列明該局要求,另正與保險公司商議專業責任保險,若價格不貴可一併替會員購買。他稱醫管局亦對儲存藥物的「雪櫃」有規格要求,另要求藥房加入醫健通以查閱病人藥單,爭取最快兩三個月內有首批會員加入。
醫局要求購保險添醫療「雪櫃」入醫健通
張認為不應只有非牟利機構營運的藥房才可稱為社區藥房,現有商業藥房網絡較大,若可參與社區藥房服務,能更方便市民,減少在醫管局等藥的時間,而商業藥房亦可擴展業務範疇。
他期望將來可擴大社區藥劑師職能,例如注射流感疫苗等,有助提升接種率,亦可為傷風感冒和關節痛等「小病小痛」病人提供直接諮詢。
基層醫療委員會委員林正財則認為不宜立即容許商業藥房加入社區藥房網絡,建議透過合作項目如取藥和疾病篩查,探討運作模式是否適合及市民接受程度。
林正財:不宜允立即加入 倡項目合作
現時本港有約3300名註冊藥劑師,截至去年12月有856名任職醫管局。張尹思指出,目前許多在社區的藥劑師是在商業藥房工作,近年愈來愈多醫療診所和集團聘請藥劑師管理藥物,在藥廠和藥物貿易公司亦見到藥劑師身影。她說本港藥劑師來自全球各地,專業牌照受監管,並會持續進修,有信心勝任社區藥房工作。
張尹思認為本港藥劑師數量足以支持社區藥房發展,如有需要可增加學額,而藥劑師加入社區藥房也可學習非牟利機構的營運、管理、準則和安排,增長不同知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