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2022年成立的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港投公司)前日(12日)迎來首項投資,與港產「獨角獸」科企思謀集團(SmartMore)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港投公司行政總裁陳家齊稱,思謀有不少「有分量」承諾,包括將創立本港首個人工智能研究院着力培養本地年輕人才在AI發展、優先考慮在港上市,以及提升本港算力水平等。特首李家超說,港投公司已鎖定投資主題及有關領域的優質目標企業,當中有本地、內地和海外企業,正進入深度磋商階段,「未來將有更多好消息公布」。
專注AI碩博士 料明年招生
據悉,思謀將與香港一間大學合作,下半年啟動在港設立人工智能研究院的項目,專注在AI領域的碩士及博士課程,籌備工作料明年完成,並可招收首批學生。消息人士稱,思謀將會是港投公司直接投資的首批項目之一。
陳家齊致辭說,港投公司對潛在合作方有嚴謹要求,除業務發展及財務要求,亦有明確投入香港未來發展要求,形容思謀是「生於香港、立足灣區、面向世界」企業,具備可比肩國際前沿水平的技術及匯聚多方優秀人才。至於項目投資額,她於簽約儀式後見傳媒時稱,基於商業考慮及市場敏感性不能披露,強調港投公司不論爭取合理財務回報及本港長遠發展都需兼備。
陳家齊表示,港投公司經反覆研究及比較,初步鎖定硬科技、生命科技、新能源科技3個投資主題,本月的硬科技主題主要圍繞AI,特別是AI大型語言模型的研發和應用;下月的生命科技主題包括診斷、儀器、藥物等範疇;8月的新能源科技主題詳情稍後公布。
相關文章:打造「智慧」事業3大關鍵 成為商業分析師、AI人才
擬增數百港員工 首選港上市
思謀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賈佳亞說,能成為港投公司首間簽署協議的科企,證明思謀在科技領先及市場突破的強項,計劃5年新增數百名香港員工,培養更多AI及高端製造人才,並以港交所為上市首選地。至於何時上市,他說公司一直在準備,需視乎整體經濟復蘇時間,對公司發展及投資者產生較合適回報時,就會採取行動。
18個月晉身獨角獸 智能生產技術服務300龍頭企業
2019年12月成立的思謀集團,把用於提升圖像質素的技術結合深度學習,開發可高效辨識產品缺損的生產方案,短短18個月,於2021年搖身成為港產「獨角獸」企業,目前已服務全球近300間龍頭企業,包括知名廠牌如蔡司(ZEISS)、內地電動車龍頭比亞迪等。港投公司與思謀昨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現場展示一系列科技成果,包括示範以工業大模型(IndustryGPT2.0)控制機械臂完成垃圾分類。
思謀研發的智能生產技術,廣泛應用於電動車電池、汽車零件、智能手機及手表、藥物、鏡片等領域的生產,目前已服務全球近300間龍頭企業,包括佳能(Canon)、空中巴士(Airbus)、Apple 、Tesla及著名代工廠富士康等。思謀除在香港科學園設總部,在深圳、上海、北京、蘇州、杭州、重慶、新加坡和日本東京也設有技術研發與商務中心,在東南亞和歐洲等地建立代表處及合作伙伴網絡。
賈佳亞昨說,思謀堅持立足香港,推進新型工業化,幫助傳統製造企業引入智能生產、無人生產,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以高科技升級「香港製造」。
示範工業大模型 機械臂分垃圾
於簽約儀式現場展示一系列科技成果,包括示範以工業大模型(IndustryGPT2.0)控制機械臂完成垃圾分類。大模型經過大量工業領域知識的文字和圖像語料庫訓練而成,可通過對話自主完成模型選擇及訓練,亦能控制機械臂執行複雜任務,即使缺乏專業的算法工程師,生產商亦可快速實現全面的模型訓練、軟體整合和生產線部署,降低製造業智能應用門檻。
李家超:協議具里程碑意義
李家超透過視像致辭形容,首份合作協議具「里程碑意義」,協議結合港投公司豐富投資經驗及廣闊網絡,以及思謀於AI和智造領域的卓越技術和創新能力,合作涵蓋AI上下游產業鏈、人才培養等。
財政司長陳茂波則形容,港投公司首次與科企簽署協議,是展示如何通過投資牽引驅動培育更蓬勃創科生態圈的好例子。
陳茂波說,政府過去幾年透過不同政策和大量資源,支持並加速創科產業發展,本港整體研發開支由2017年213億元增至2022年301億元,佔本地生產總值比重亦由0.8%增至1.07%;科研人員數目則由2017年約3.2萬增到2022年近4萬;去年本港共有4250間初創企業,按年升7%,科學園和數碼港培育及支持的獨角獸企業約20間,總市場估值約數百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