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News

浸大初創「AI武指」 輸入文字轉化成影片 可設計動作 學者盼人人都可做導演

【明報專訊】香港國際影視展(FILMART)上周在會展舉行,浸大5間藝術科技初創公司參展。其中一間展示AI生成動作畫面的科技,將用家輸入的文字轉化成影片,可設計不同動作,公司創辦人、浸大計算機科學學者陳杰盼人人都成為導演。浸大電影學院副總監陳學人表示,港產片以功夫、動作、警匪片聞名,認為利用科技設計武打動作,可減低製片成本,讓電影業有資金製作更多好作品。

浸大計算機科學系助理教授陳杰(圖)成立的初創公司日前在香港國際影視展參展。圖為他介紹項目之一「BUVATAR」,系統使圖像隨人動作移動,用家亦可設計圖像的外觀。(李紹昌攝)
浸大計算機科學系助理教授陳杰成立的初創公司日前在香港國際影視展參展。圖為他介紹項目之一「BUVATAR」,系統使圖像隨人動作移動,用家亦可設計圖像的外觀。(李紹昌攝)

稱可省卻由武指演示動作開支

浸大計算機科學系助理教授陳杰成立的初創「影踪藝術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項目「MotionGPT」讓用家在系統輸入簡單文字,轉化為影片,片中的人像可按指令做出不同動作。另一項目「BUVATAR」,讓用家設計不同的角色,陳稱有望減省聘請演員的成本,盼科技讓人人都可成為導演。

相關文章:研究指影視從業員就業零散拖糧盛行 欠勞工權益知識 倡完善資助階梯「做大個餅」

陳學人稱,設計功夫片動作耗時,動輒要數月甚至半年時間,他說浸大初創的AI技術,讓導演事先了解設計的動作,亦省卻由武術指導演示動作的開支和時間,認為有助更快和更低成本拍電影。但他強調,電影亦講求創意,「如學生沒有創意,才會被AI取代」。

相關文章:視覺特效人才斷層 缺新人問津 趁機入行做好6個準備

學院副總監:鼓勵創意 同時守法

另外,近月多個藝團的表演被取消,談到業界有感「紅線處處」,陳學人稱「紅線不紅線,每個社會都不一樣」,稱最重要鼓勵學生有創意,但同時守當地的法律

他說,1970年代已有「紅線」,當時有檢視電影的政府部門成立,「創意可以無限,但我們會跟學生說,要跟電檢處(規矩)」。浸大暫任首席創新總監劉樂庭強調,學生要遵守各地的法律,「我們不會希望我們的學生犯法」。

相關文章:浸大傳理四大碩士課程再接再厲 培育跨專業能力 結合數碼思維 領航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