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News

本地90後造紙匠 利市封再造成手抄紙

【明報專訊】電腦、電子產品的普及,逐步取代了紙張記事、傳遞信息的功用。雖然大家近年用紙張的機會大大減少,但仍有人醉心於造紙藝術,更着力發掘多種本地造紙素材,把植物和廢紙變成一張張匠心獨運的手抄紙,用來製作各式獨一無二的紙品。本地的造紙匠不多,90後的紅彤彤是其中一個,她在新蒲崗工廈設有千多呎造紙工房「浪花花紙教室」,亦設有社交專頁紅彤彤Redtonetone,跟愛好紙品的人士分享紙品製作。農曆新年時,我們亦可以將收來的大量利市封再造,變成顏色漂亮的手抄紙。

本地創作——彤彤喜歡紅色,所以改名紅彤彤。她的工作室中放滿造紙材料、半完成品和成品。支持本地創作和環保的她,教授原則為使用本地天然資源及永續環境方式,工作室內不少物品都是二手貨。(黃志東攝)
本地創作——彤彤喜歡紅色,所以改名紅彤彤。她的工作室中放滿造紙材料、半完成品和成品。支持本地創作和環保的她,教授原則為使用本地天然資源及永續環境方式,工作室內不少物品都是二手貨。(黃志東攝)

對紙情有獨鍾 赴台學古法造紙

彤彤從小到大都對紙張很有興趣,她小時候玩紙皮時,撕開看到內層跟外層不一樣顏色的紙,感覺神奇。她後來在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念書,再於其他院校修讀平面設計,創作都與紙張有點關係。後來她想還原基本步,希望了解紙是如何製造出來,於是在2014年邊打工邊開創了「浪花花紙教室」,翌年隻身赴台踏上造紙的旅程。她走到台中埔里「紙匠工房」拜師學藝,花了10天由零開始學習古法造紙。

宣紙材料——宣紙由樹皮到纖維,到成紙的模樣。(黃志東攝)
宣紙材料——宣紙由樹皮到纖維,到成紙的模樣。(黃志東攝)

「我想自己對紙有些認識才去教人。師父會就地取材,用當地的構樹皮做宣紙。在那裏,大家都放下工作,專心造紙,是一種獨特的氛圍。」過程中,彤彤明白什麼叫工藝,是專注,也是修煉。由於紙的種類、造紙手法有很多,彤彤之後繼續到台灣跟師父學藝深造。對於紙,她情有獨鍾,看到造紙過程中,把纖維放入水中再用手打散時掀起的浪花狀甚優美,因此便把教室取名為「浪花花」。

相關文章:氣球師憑巧手及創意 扭出特色氣球作品 打造歡樂氣氛

以不同物料製成不同質感紋理的紙

平白無奇的紙張,是由多條植物纖維交織緊扣而成,造紙就是要從植物或廢紙中擷取其纖維,經處理後再把它們分散在水中,打勻後再撈起成薄薄的紙漿,乾透後即成紙。彤彤說構樹皮纖維最適合造紙,但香港難找構樹,因此她便逐一嘗試,並以回收物料為宗旨,如農場收成後留下的葉和莖、回收的宣紙等,「只要它的纖維吸水後,撈起來不會散落,那便表示它可以造紙」。

古法造紙便是以純植物纖維製作成紙張,蘆葦草、桑樹、蕉葉、粟米莖等均可用來造紙,而不同的物料也會製造出不同質感和紋理的紙;但她亦會尋求一些植物以外的物料,如牛奶盒、利市封,更試過用貓毛混合其他材料製成貓奴日記本,給貓主人留念。

紙藝產品——彤彤的紙藝可化成揮春、明信片、書籤和賀卡。現時她除了教班,亦專門為客人訂製紙張作各種用途,不限大小每12張起訂。(黃志東攝)
紙藝產品——彤彤的紙藝可化成揮春、明信片、書籤和賀卡。現時她除了教班,亦專門為客人訂製紙張作各種用途,不限大小每12張起訂。(黃志東攝)

相關文章:本地初創故事丨棄置麵包穢土轉生?回收麵包自釀手工啤 發展共益企業商業模式

新年DIY 利市封變手炒紙

她表示,造紙要從收集材料開始,以樹皮製作成的宣紙為例,先要把樹皮浸水後蒸煮,除掉雜質及軟化纖維,再用槌子敲打,作用是把纖維縮短,變得綿滑而細小,再放入水中,以適當力度打散紙漿,使纖維均勻分佈後,便用抄紙框一層再一層地撈起紙漿,濾掉水分後再晾乾製成紙。今次她教大家用回收牛奶盒和利市封造紙,便省卻了蒸煮植物和敲打纖維的過程,相對簡單。

壓花紙——要做有壓花的紙(左),步驟與利市封造紙一樣,只是最後放在平滑木板待乾的過程,變成放在有花紋的物件上。(黃志東攝)
壓花紙——要做有壓花的紙(左),步驟與利市封造紙一樣,只是最後放在平滑木板待乾的過程,變成放在有花紋的物件上。(黃志東攝)

尤其是虎年將至,大家𢭃利市後將有大量利市封,能夠將這些利市封循環再造,也不失為幫助地球的一個好方法。

(黃志東攝)
(黃志東攝)

■浪花花紙教室

‧造紙體驗班(1堂約2小時)價錢:$350

‧造紙基礎班(6堂共15小時)價錢:$2800

地址:新蒲崗六合街8號六合工業大廈23樓D座R01室

查詢及報名:9197 1015(主理人紅彤彤)

造紙班報名連結:bit.ly/3o0DyZF

文:顏燕雯

編輯:王翠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