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News

本地文化導賞 着眼本土文化與城市故事 連結社區人情味

【明報專訊】「我告訴你們,不要看不起深水埗,沒有深水埗,香港什麼都不是。」作家陳寧在《枝繁葉茂》中,借筆下角色「阿凡」之口,將讀者視線引向深水埗,回憶香港角落中的基層文化。當草草一瞥的觀光遊已無法滿足旅人需要,由本地導賞員引領,着眼本土文化、探問城市故事的「文化導賞」應運而生,從大南街、鴨寮街到黃金電腦商場,深水埗處處是不同主題的文化導賞團。

 香港導賞員學會副會長吳崇傑認為,文化導賞的目的是構建歷史、文化與日常生活的關聯,吸引團員對本土文化的興趣。(鄧家烜攝)
香港導賞員學會副會長吳崇傑認為,文化導賞的目的是構建歷史、文化與日常生活的關聯,吸引團員對本土文化的興趣。(鄧家烜攝)

文化導賞是建構歷史與生活關聯的過程

然而,電子產品與咖啡小店並不是深水埗的一切。在「打卡」、「散步」、「食本地嘢」之外,深水埗故事是否還有另一種講法?文化導賞怎麼「導」,又由誰來「賞」?

何謂「導賞」?導賞來自英文的docent,劍橋詞典中將其譯為大學講師或博物館、動物園講解員。導賞起初專指由專業的講師(docent)在博物館、藝術館等地為觀眾提供講解;後又衍生出建築、社區、自然景觀等不同類型的導賞。導賞員的身分亦變得更加多元,可以是持牌的專業導遊、對導賞主題有研究的學者,亦可以是社區居民、當地街坊。

在香港導賞員學會副會長吳崇傑看來,「導賞」與「觀光旅遊」最大的區別在於「對於同一樣嘢、同一個主題,導賞睇得多啲,深入啲」。至於「文化導賞」,吳崇傑認為是「建構歷史與生活關聯」的過程,「歷史故事、時代變遷、本土美學,都是文化導賞的內容」。在他眼中,比起強調「景」,文化導賞更強調「情」,「令人感受社區的連結和人情味。無論你原本是否知道這個地方,但在導賞之後,你會對於這個社區與區內人,有更加多的了解」。

相關文章:打造集藝術、文化、科技於一身人才 仁大新課程重藝術創作、文化意涵前瞻未來

嘉頓走到美荷 回顧深水埗歷史

記者邀請吳崇傑選擇一條最經典的深水埗文化導賞路線,他選擇以青山道嘉頓中心為起點,行至美荷樓生活館,「帶出昔日深水埗或舊區文化,亦可介紹香港公屋發展」。提起嘉頓,記者腦中首先浮現出藍白格包裝的「生命麵包」。吳崇傑解說,如今仍在市面熱銷的「生命麵包」,是嘉頓公司在1960年代推出的產品;而嘉頓這一品牌,自1926年起已經誕生。在吳崇傑帶領下,記者一行人行入位於青山道的嘉頓工廠。三明治包、忌廉夾心包、黑糖提子餐包……吳崇傑邀請記者選出最鍾意的口味,並緩緩揭開麵包背後的故事——「現在麵包強調口味,過去卻強調保存期。日戰時期,嘉頓曾受香港政府委託製作軍用糧,儲存在防空洞中。」

在導賞員眼中,嘉頓品牌陪伴香港人走過多年時光,見證許多歷史時刻,可以成為「文化導賞」的一部分。(鄧家烜攝)
在導賞員眼中,嘉頓品牌陪伴香港人走過多年時光,見證許多歷史時刻,可以成為「文化導賞」的一部分。(鄧家烜攝)

麵包之外,紅白相間的嘉頓工廠建築亦見證着香港歷史。吳崇傑說,雙十暴動時,嘉頓建築曾遭破壞。記者查閱資料,發現「深水埗仔」黃霑也曾寫下這段歷史,「我親眼目睹暴亂群眾燒汽車……燒『嘉頓』麵包廠」。「好難想像,一個麵包品牌竟然可以代表到香港,同香港共生長」,吳崇傑說。對麵包興致平平的記者,聽完導賞後也不禁買下一袋「生命麵包」,細嚼歷史。

過兩條馬路便是美荷樓,曾是香港公屋政策的開端,美荷樓現在已經改建成青年旅社,裏面還設有公屋博物館。公屋歷史介紹,館內文字之述備矣,吳崇傑將導賞重點放在展館內對舊日社區的重現部分,結合館內設施與個人經歷,用故事將參觀者帶回舊香港。「現在年輕人少去涼茶舖,但在我們那個年代,涼茶舖是時髦的象徵。年輕時,我經常去涼茶舖看電視,聽『麗的呼聲』」,吳崇傑分享。

美荷樓生活館設有展覽,通過還原上世紀的雜貨舖、理髮店等場景,展示香港舊日社區風土人情。(鄧家烜攝)
美荷樓生活館設有展覽,通過還原上世紀的雜貨舖、理髮店等場景,展示香港舊日社區風土人情。(鄧家烜攝)

行走館內,不時有遊客旁聽導賞,並在吳崇傑介紹過的展館中「打卡」。「打卡行可不可以算文化導賞?」面對記者疑惑,吳崇傑表示:「導賞最重要是令人對文化感興趣,因此吸引到遊客打卡,也可以算一種文化導賞。」據他作為導賞員的觀察,參與文化導賞的人「乜年齡段、乜身分都有,共同點係想了解更多香港」。在他看來,就算是香港人,對於香港和自己生活的社區也不一定了解;有時「遊客甚至比本地人更想了解本土文化」。因此,吳崇傑希望通過文化導賞,喚起香港人對於本土文化的關注。

相關文章:策展人成觀眾、藝術家橋樑 進修躋身藝術文化產業

打破「觀光客凝視」 拒絕「文化奇觀」

遊客比本地人更想了解本土文化嗎?在從事文化導賞的攝影師流浮山堂看來,或許是因為「從『異鄉人』的角度看香港,還未足夠了解,因此保持足夠好奇」。曾從事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的她認為,文化導賞的意義在於「在短短約幾小時之類,通過我的講述,讓香港變成具體的、可觸及的地方,而不再是一個陌生的地方」。

流浮山堂(受訪者提供)
攝影師流浮山堂(受訪者提供)

以英文主持導賞的她,接待過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法國、俄國、阿聯酋、印尼、土耳其等眾多國家的遊客,「但沒有什麼本地人和內地人」。問及原因,她認為除語言以外,還有「香港人會質疑,你是否比我更了解香港的文化」。在她眼中,「誰更了解本地文化」的爭議背後,其實是「什麼才是本地文化、誰有資格講述本地文化」的話語權爭奪——「既然在文化這個場域,有那麼多人在爭奪話語權,我為什麼不能參與其中呢?」因此,她希望以文化導賞員的身分,「帶他們(遊客)看見被忽略的東西」。

「參加文化導賞的遊客,大多對『觀光客凝視』(tourist gaze)有所反思。他們在意什麼是本土、什麼是本地人的生活」,流浮山堂說。「觀光客凝視」這一概念,最早出自英國社會學家John Urry的著作《觀光客的凝視》(The Tourist Gaze),指觀光旅行實際上是一種遊客作為凝視主體、旅行地作為被凝視對象的社會權力的展現,遊客見到的景色並非旅行地的真實寫照,而是一種符號化的呈現。諸如「香港十大必玩景點」、「香港地標建築」等旅行攻略,都是觀光客凝視的體現。

領着外國遊客導賞深水埗時,流浮山堂會邀請他們抬頭仰視,並介紹香港獨特的招牌和竹棚文化。(受訪者提供)
領着外國遊客導賞深水埗時,流浮山堂會邀請他們抬頭仰視,並介紹香港獨特的招牌和竹棚文化。(受訪者提供)

她舉例,有些深水埗導賞團會帶領外國遊客去參觀唐樓劏房,將本地人的生活當做「文化奇觀」,這種「導賞團」實質是對本地人的消費。「凝視如何打破?其實調整視線就能做到」,流浮山堂說,導賞深水埗時,她會邀請遊客抬頭仰視,「可以看到不同招牌的字體、看到竹棚的使用——我會和他們介紹竹棚搭建其實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並不『廉價』,反而充滿智慧、創意和環保」。她憶起一次為外國遊客導賞「藝術之旅」,她選擇深水埗藝文空間「合舍」,那天正好是「合舍」營業的最後一天,「我向他介紹,香港不斷變化,這是一個本地藝術生長的公共空間的最後一天。他說要聯絡之前曾在合舍設展的藝術家,買一幅作品回去送給父親」,流浮山堂說。

香港無盡旅遊資源:故事

《施政報告》2024新鮮出爐,當中提到「利用好香港豐富和獨特的資源,例如維港、島嶼、鄉郊、文化、美食、生活時尚和歷史建築」,似乎正打開香港旅遊新一頁。月初國慶假期有138萬遊客入境,旅遊業一片欣欣向榮之態,然而在執笠的合舍、消失的霓虹燈牌中,可供「文化導賞」的地點似乎正在減少。觀光旅遊盛行之下,香港「文化導賞」的市場如何?運營各類文化導賞團,希望「帶大家窺探不一樣的香港」的本地公司「Walk in Hong Kong活現香港」行政總裁陳智遠表示,他們注意到「遊客對深度體驗的需求日益增加,他們喜歡故事,不再滿足於傳統的鴨仔團及走馬看花的行程」,因此公司自2013年起開始發展香港本地深度遊。在他看來,「導賞員及導遊的說故事能力」使得景點背後的歷史和文化生動呈現,有助於增強旅客的參與感。陳智遠分享,在選擇本地深度遊的客戶中,「外國遊客和本地人各佔一半」。

陳智遠(資料圖片)
本地公司「Walk in Hong Kong活現香港」行政總裁陳智遠(資料圖片)

流浮山堂同樣認為,儘管大多數訪港遊客的行程仍以「拍片和foodie(美食)為主」,但以香港人為受眾的本地文化導賞市場將會不斷擴大,「香港文化並不僅僅是現代的香港,它就像樹木的年輪一樣,任何一個時代的印記都散落在這個城市的角落裏。如果只將『文化導賞』作為小紅書打卡式旅遊,景點當然會窮盡。但如果把香港想像成一個活着的、有生命的東西,你永遠不會覺得故事講完」。

 

文:王梓萌

編輯:王翠麗

設計:賴雋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