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特首李家超昨日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報告以「為市民謀幸福 為香港謀發展」為題,列舉七大範疇政策,並以大篇幅闡述招商引才。李家超提到香港過去兩年勞動人口流失約14萬,政府推出多項措施留人才、招人才,包括目標招攬年薪達250萬港元、全球百強大學畢業生來港發展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以及由政務司長領導、制訂吸引內地及海外人才策略的「人才服務窗口」等。
1. 「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招年薪250萬名校人才
新加坡最近推出「頂級專才准證」,港府推出相類似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高才通),目標是招攬年薪達250萬港元、全球百強大學畢業生來港發展。相比下,港府計劃的薪金要求、學歷門檻比星洲高,簽證年期也比新加坡短。有新加坡學者認為,如香港不解除入境檢疫限制,短期內仍難靠新措施招才。
政府消息人士預計,今次提出的人才政策可增加輸入人才數量,並訂下指標,由2020及2021年每年各輸入約兩萬名,增至2023至2025年的每年約3.5萬個,即回復至新冠疫情前水平。
相關文章:施政報告2022|設人才服務窗口 搶企業、搶人才、增設公務員KPI、延長交通費補貼、推動不同產業發展
百強大學涉165間大學 內地佔8間
《2022年施政報告》提出今年內推行「高才通」,3類人才可申請到港發展:過去一年年薪達250萬元或以上者;畢業於全球百強大學、並在過去5年有3年或以上工作經驗者;而近5年畢業於百強大學但未符工作經驗要求者,則有1萬個名額。政府消息人士稱,百強大學是根據4項世界大學排名所得,涉165間大學,內地佔8間,計劃不設學科要求。
相關文章:【人才外流】應科院流失率倍增 促港增補貼吸人才 團體調查:七成稱港缺人 四成歸因移民 IT界倡引外援填補空缺
簽證期2+3+3年 抵港兩年不強制工作
政府消息表示,有關計劃料12月起推行,首次簽證期為兩年,其後可續期兩次各3年(「2+3+3」),可申請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來港。該消息人士透露,申請「高才通」時不用先找工作,到港後亦不強制要求工作,但要有工作才會獲考慮批准續期,無工種要求,來港「做麥當勞都冇話唔得」,但相信較少極端情况。
新加坡明年實施「頂級專才准證」招攬全球專才,申請人須在過去一年月入至少3萬坡元(年薪近200萬港元),較「高才通」略低,亦未訂明專才所屬院校要求,首次簽證期為5年,屆滿可續期5年,比高才通長。港府消息說,政府希望持續檢視申請人在港工作情况,以審批續期,故簽證年期較短,明言計劃不是想與新加坡直接比較,指兩地情况不同。
《施政報告》亦公布,透過「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等現有六大計劃及「高才通」來港的人才,住滿7年並成為永久居民,可退回其首個已購入並持有的住宅物業的買家印花稅(BSD)及新住宅印花稅,此安排適用於昨起簽署的買賣協議。
學者倡更長簽證作誘因 非大學畢業可酌情
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商學院助理教授Walter Edgar Theseira向本報分析,退印花稅未必能吸引專才,專才的薪金足以應付生活開支及稅項,他們更重視當地商業環境和機會。他認為新加坡頂級專才計劃是放眼全球,非與香港直接競爭,舉例新加坡與東盟關係較緊密,在金融科技、法律服務和資產管理等範疇較有優勢;香港則是與內地有較強商業聯絡的企業的理想選址,在保險等範疇較有優勢,認為市場有足夠空間供兩地一同發展。
港大經管學院馮國經馮國綸基金經濟學教授鄧希煒認為,措施可助香港吸引人才,年掙250萬元者多為具豐富經驗人才,建議「高才通」給予更長簽證年期作居留誘因;另指不少出色企業人才並非大學畢業,應酌情處理。
2. 設「人才服務窗口」 大數據LinkedIn找人
《2022年施政報告》提出今年內成立由政務司長領導的「人才服務窗口」,制訂吸引內地及海外人才策略,並向來港人才提供一站式支援。政府消息人士指出,人才服務窗口除為有意來港者設查詢渠道,亦根據網絡大數據搜尋全球人才,然後直接與人才溝通,同時透過LinkedIn等平台接觸世界百強大學畢業生,主動電郵聯絡。
17個內地及海外經貿辦今年會設立「招商引才專組」,接觸目標企業和人才,聯絡百強大學推廣,亦鼓勵海外留學或工作的港人回流。政府消息人士稱,專組會定期在外地舉辦活動,提供香港資訊並聯絡外流港人。被問接觸對象是否包括涉反修例案外流者,消息人士稱不知有關人等會否參與活動。
學者讚主動 民主黨:少談留本地人才
港大經管學院馮國經馮國綸基金經濟學教授鄧希煒認為,政府主動接觸人才做法可取,可考慮與獵頭公司合作。他又稱,以往小公司難為來港僱員提供子女教育安排,措施對海外人才具吸引力。
民主黨表示,施政報告處理人才流失問題,只談如何吸引外地人才,「對挽留本地人才卻像愛理不理」。
民建聯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發言人葛珮帆說,發展創科最需要人才、資金、土地及政策,施政報告着墨招商引才,若各項政策均能付諸實行,會為本港「聚人才、聚資金、增產值」。
相關文章:【人才外流】應科院流失率倍增 促港增補貼吸人才 團體調查:七成稱港缺人 四成歸因移民 IT界倡引外援填補空缺
3. 聘外地科技人才「鬆綁」 毋須增聘本地僱員
現時的「科技人才入境計劃」,要求申請公司每聘用1至3名非本地科技人才來港工作,便須增聘1名本地全職僱員及兩名本地實習生,《2022年施政報告》提出撤銷須聘本地僱員要求。政府消息人士解釋,業界反映「工多過人」及有關要求高,降門檻做法回應業界訴求,相信撤銷規定對本地就業市場影響不大。
撇除2020年,2018至2021年計劃下每年申請及獲批輸入科技人才數目僅雙位數。被問修改規定後有何目標,政府消息人士稱沒目標,希望輸入人才愈多愈好。政府另擬將計劃申請人獲批後的有效期由1年延長至兩年,讓來港者辦理工作簽證等手續。
外資:港缺科技人才 盼政府助本地人發展
對於政府提出多項人才措施包括「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外資IT公司Barracuda Networks的亞太區銷售副總裁James Forbes-May認為,降低外地專才來港定居就業門檻,提供誘因絕對能產生正面效果,但從IT業界角度而言,不少IT企業開始採用遙距工作模式,來港定居未必是唯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