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選科和升學被不少學生視為「人生交叉點」,盡早規劃可望減輕焦慮。教育局昨日更新《中學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指引》,新增「推行策略檢視清單」,提出21項措施和活動,供學校檢視其校本生涯規劃教育,初中亦涵蓋在內。當局亦要求學校下學年起必須把「生涯規劃津貼」(64萬元)轉為「常額教席」,即有專責教師統籌生涯規劃,局方昨日指9成中學已完成「津貼轉常額」。
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鄭國仁昨於「局中人語」專欄表示,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去年提交的報告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初中階段盡早開始生涯規劃教育,局方因應建議,更新《中學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指引》(下稱指引)。
生涯規劃新指引:學校可制定校本升學及就業輔導計劃及政策
比對2014年指引,新版本加入「推行策略檢視清單」,列出4大範疇、共21項的生涯規劃措施和活動,例如學校可制定校本升學及就業輔導計劃及政策,如以周會、班主任課和早讀課,提供生涯規劃課堂學習活動;融入不同學科課堂;鼓勵家長參與選科講座、職業博覽等(見表)。
9成中學已完成「津貼轉常額」 專責教師統籌生涯規劃
另外,自2016/17學年,學校可將教育局提供的生涯規劃津貼轉為常額教席,2022/23學年起須把生涯規劃津貼全面轉為常額教席。教育局昨回覆查詢稱,9成、約400所中學已完成「津貼轉常額」,而尚未轉為常額的合資格公營學校,每校在本學年仍可繼續領取64萬元生涯規劃津貼。
廠商會中學:專責教師課節少減負擔 不影響統籌生涯規劃工作
廠商會中學校長周修略說,新增的「推行策略檢視清單」可讓學校參考,以舉辦多元化的生涯規劃活動。他說,該校傾向以有趣方式推廣生涯規劃,例如今年擬辦「金齡圖書館」,邀請長者到校分享,「希望學生善用老人家的經驗,同時反思自己的規劃」。
周修略留意到過往邀請嘉賓回校分享,學生都投入和踴躍發問,例如曾邀在大學聯招獲八大學位取錄的舊生,分享毅然放棄學位、改讀航空及飛行高級文憑的心路歷程。他亦強調應及早讓學生思考未來,學校亦提早在中五級舉辦「模擬放榜」,鼓勵學生早一年思考出路。
他補充,當初認為「津貼的錢似乎很好用,又具彈性」,但由2017/18學年起將「津貼轉常額」,多年來也覺得專責教師投入度高,帶動學校專業發展生涯規劃。他稱,該教師亦同時任教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科,負擔較輕,比其他教師每周平均教少7、8堂課節,故不影響其統籌生涯規劃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