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News

巴黎奧運|運動物理治療師隨柔道隊出戰奧運 支援運動員處理傷患提升表現

【明報專訊】作為香港足球代表隊的主力隨隊物理治療師之一,盧浩鏘(Dennis)的職業生涯與運動員相似,都是從細球會逐步成長。「一開始我在預算較小的甲組球會做隨隊物理治療師,2013年在香港中文大學完成骨關節醫學及復康理學碩士課程後,亦隨球隊升上港超聯,直到2018年,我才正式成為港隊隨隊物理治療師,除了平常在港操練,也要跟着他們到海外比賽。」

Dennis(前)首次以香港柔道隊隨隊物理治療師的身分參加奧運,賽前與香港柔道代表王嘉莉(中)及她的弟弟王嘉祺(後)抽空參觀巴黎艾菲爾鐵塔。(受訪者提供)
Dennis(前)首次以香港柔道隊隨隊物理治療師的身分參加奧運,賽前與香港柔道代表王嘉莉(中)及她的弟弟王嘉祺(後)抽空參觀巴黎艾菲爾鐵塔。(受訪者提供)

Dennis解釋,支援運動員的工作範圍遠不止於比賽期間處理傷患,還包括為受傷運動員安排復康治療,以及在比賽和練習前,運用運動膠布或繃帶固定運動員的關節與肌肉。「普通人受傷了可以等待完全康復後再做運動,但職業運動員往往要帶着慢性傷患繼續訓練。」他補充道,如果運動員傷勢較輕,物理治療師會採用包紮方式來減輕不適。「訓練結束後,我們會作一些恢復治療,如按摩、冰敷、針灸、拔罐等,以防止傷勢惡化。待比賽或賽季結束後,再作更全面治療。」

相關文章:運動物理治療師講求專業+經驗 助運動員處理傷患和保養 爭取佳績

運動員帶傷訓練 靠包紮減不適

機緣巧合下,Dennis於2019年開始參與香港柔道隊訓練工作。今次隊員王嘉莉取得巴黎奧運參賽資格,他首次以隨隊物理治療師身分參與奧運。Dennis直言,這次經歷讓他有些許緊張,這並非因賽事規模,而是團體與個人比賽的差異。「足球是團體項目,我照顧的是一個團隊。如某球員在訓練中受傷,我可與教練商討替補人選,但柔道是個人賽事,無論運動員狀態如何都不設替補,只能揀上場或退出。」他說加上奧運四年一度,下次運動員能否再出戰均存在不少變數,無疑為團隊帶來巨大壓力

Dennis(右)說柔道運動一點也不柔,比賽時雙方要在幾分鐘內激烈地拉、扯、鎖、撻,很容易受傷。圖中黑帶者為王嘉莉。(黃志東攝)
Dennis(右)說柔道運動一點也不柔,比賽時雙方要在幾分鐘內激烈地拉、扯、鎖、撻,很容易受傷。圖中黑帶者為王嘉莉。(黃志東攝)

在支援運動員方面,Dennis指柔道和足球性質有別,容易受傷及需要特別保護的部位截然不同。「足球主要涉及下肢受傷,而柔道則多集中在上半身,如手、肩、背,不過下肢如膝蓋亦容易扭傷,所以包紮方法都有分別。特別是足球講求靈活,球員要敏銳地控制足球,因而包紮不能過緊;相反柔道講求力量,運動員會要求包紮得愈緊愈好,才可讓他們發揮力量。」此外,由於柔道是按體重分組競賽,運動員常要在賽前減重。Dennis解釋:「柔道運動員本身脂肪含量就不高,減重過程中難免會損失部分肌肉,導致力量下降及容易受傷。因此,我們會特別關注他們的身體狀况,提供更針對的護理。」

根據足球及柔道的動作特性,Dennis需要使用不同彈性及粗幼的運動膠布,確保能達到保護效果之餘,亦不妨礙運動員的表現。(黃志東攝)
根據足球及柔道的動作特性,Dennis需要使用不同彈性及粗幼的運動膠布,確保能達到保護效果之餘,亦不妨礙運動員的表現。(黃志東攝)

幸獲診所客人體諒 自動提前預約齊撐港隊

作為隨隊物理治療師,Dennis擁有一定決策權,可以根據運動員的狀况決定是否允許他們繼續比賽。他回憶說曾經遇到需要阻止運動員繼續參賽的情况,尤其在判斷繼續比賽可能危及生命時。「最常見情况是運動員頭部遭受撞擊並出現腦震盪徵狀。如果再次受到撞擊,後果可能非常嚴重。在這種情况下,我們會堅決禁止運動員上場。」不過,他補充說在其他較輕微情况下,教練、醫療人員和運動員通常會共同商討,很少會有「一言堂」出現。

物理治療師會用不同方法為運動員作復康治療,例如這部附有施壓功能的急性冷凍治療機器便經常用以治療足球及柔道運動員。(黃志東攝)
物理治療師會用不同方法為運動員作復康治療,例如這部附有施壓功能的急性冷凍治療機器便經常用以治療足球及柔道運動員。(黃志東攝)

支援港隊操練及出外比賽,不但令他經常四圍飛,還要放下自己的診所工作,他說因為很多運動員都有正職,因此操練多安排在放工時段或周末,「而這些時段正是診所的睇症高峰期,所以能夠抽身出來的物理治療師並不多」,還好自己診所的客人都體諒及支持他的工作,如果知道Dennis下星期跟隊出差,他們會自動提前預約覆診,跟Dennis一起撐港隊

相關文章:物理治療師、運動心理學家 助運動員解決身心問題 提升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