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News

尋死學生倍增 考試期將至 防自殺中心籲校方助減壓(附網上及熱線支援資料)

【明報專訊】近月學生自殺個案趨升,港大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統計顯示,今年8至10月有22宗涉18歲以下青少年企圖自殺個案,較去年同期11宗多一倍,而向機構求助的高危個案中,中學生佔一成。中心總監葉兆輝昨(7日)指出,3年新冠疫情影響學生個人成長、朋輩和師生關係建立,學生情緒壓力亦因熟悉的老師和朋友移民增加。香港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總主任陳偉良表示,即將踏入學校考試高峰期,建議校方減輕考試和學習壓力,為學生提供喘息空間,家長亦應留意子女情緒和行為轉變。陳又鼓勵學生遇到困難時主動求助,形容求助是勇氣表現,呼籲「不要吝嗇你的勇氣」。

港大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左)、中心教育心理專家薛朗天(右)及香港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總主任陳偉良(中)昨日呼籲校方、家長多關注學生情緒問題。他們指近月自殺個案由初中學生橫跨至大學生,情况堪虞,需即時加強支援及採取相應措施。(楊柏賢攝)
港大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左)、中心教育心理專家薛朗天(右)及香港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總主任陳偉良(中)昨日呼籲校方、家長多關注學生情緒問題。他們指近月自殺個案由初中學生橫跨至大學生,情况堪虞,需即時加強支援及採取相應措施。(楊柏賢攝)

近3月418高危個案 中學生求助個案增至10%

中心昨日聯同香港明愛香港小童群益會香港青年協會香港青少年服務處聖雅各福群會舉行發布會,回應學生自殺個案急增情况。中心指出,前述22宗個案共有15人死亡,而賽馬會青少年情緒健康網上支援平台「Open噏」和5個網上青年支援隊今年8至10月收到418個有意自殘或尋死的高危個案。陳偉良提到,當中以中學生求助個案升幅最令人擔心,從去年同期6%增至10%。

港大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昨日指出,今年8至10月有22宗18歲或以下青少年企圖自殺個案,較去年同期共11宗多一倍。(楊柏賢攝)
港大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昨日指出,今年8至10月有22宗18歲或以下青少年企圖自殺個案,較去年同期共11宗多一倍。(楊柏賢攝)

相關文章:小時屢尋短 音樂助走出情緒低谷 浸大生自製樂章 鼓勵別人追夢覓人生路

指有家長對情緒病存偏見 料「頂到」不理

近期高危個案中,求助學生受困擾問題依次為學業、家庭和人際關係。陳偉良說,有求助學生對考試感劇烈焦慮,開學後難以適應高度競爭的校園生活,對無法跟上學業感無助、自卑和內疚。陳亦提到,有家長對學生情緒病存在偏見,認為子女是懶惰,亦有學生向家長反映不願上學,但家長認為子女「頂到」而不理會。他建議家長多關心子女,雖然子女多怕家長囉嗦,但關心依然重要,「一碗湯、少少零食」或已可幫助。

教育心理專家:學校可推行「學生守門人計劃」 加強朋輩支援

中心教育心理專家薛朗天建議,校方應檢視學童的學習和考試壓力,以及考試、升留級安排等政策和措施。薛提到,學生傾向與同學討論問題,提議學校推行「學生守門人計劃」,加強朋輩間的關愛和情緒支援,家長同時應多發展子女非學術範疇的興趣和長處;若發現子女有尋死念頭,如準備遺書、飲食和睡眠習慣等與平日不同,家長要多加留意。

相關文章:教育心理學家教路:情緒管理三部曲 由察覺到尋求專業協助

大專生:家校應公開討論 帶領疏導情緒

現為大專生的Alex憶述2016年學童自殺率急升,有「鋪天蓋地」的新聞講述事件,社交平台亦有不少討論,惟學校和家長對此避而不談,導致不安氣氛不斷在校園蔓延,更有學生美化自殺情節。回看事件,他認為校方、家長應主動公開討論事件,正向帶領學生討論應如何求助和疏導情緒。

津中:高度關注 推措施增強心理質素

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李伊瑩提到,津中學校近日對學生自殺問題高度關注,希望從「預防」和「補救」兩方面協助他們增強心理質素。李稱「預防」措施包括校方多作價值觀教育,同時舉辦活動協助學生發掘興趣,她亦知悉有學校計劃辦活動改善學生睡眠質素;「補救」措施則是校方建立機制幫助求助學生,以及增聘在校社工、輔導員,若發現學生問題涉家庭層面,會輔導家長。李又說,一旦出現嚴重個案,校方會尋求專業團體協助。

狄志遠倡評估中小生精神健康 促「加碼」幫學生 蔡若蓮:自救意識重要 外在壓力或非最大問題

就近日學生自殺事件,有議員昨在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關注教育局支援及識別措施。新思維狄志遠稱,處理精神健康事宜需及早識別、介入,建議局方為全港中小學生做精神健康調查,用具認受性的問卷評估學生高中低精神健康風險,及早幫助。教育局長蔡若蓮認為建議「無問題」,稱民間有不少相關評估,最重要是如何有效支援有需要同學。

《2023年施政報告》措施之一是推出「精神健康素養」資源套,協助教師在高小及初中課堂推廣精神健康。狄志遠昨於會上敦促「加碼」幫學生,稱如透過調查發現學生在精神健康上屬高風險,學校、家庭中心社工及心理學家可支援。

蔡若蓮稱,現時學校用「全校參與」3層支援,包括普及、選擇、針對性,除了正向價值等預防教育,亦有針對支援。她稱近年不斷檢視措施希望幫助同學,「自己一定要肯幫自己的意識相當重要,外在壓力未必是最大問題,而是自己內裏的精神痛苦才是無辦法解決」,要從各方面一起努力。

相關文章:學生精神健康│大學指求助增 八大設心理輔導支援學生 科大兩年增五成人手

有議員倡限功課時數 蔡若蓮:各人需時不一

民建聯梁熙關注學生壓力來源,指不少人反映功課繁重,會否仿效其他國家限制功課時數。蔡若蓮稱,各人做同一份功課需時不一,原因可能是完美主義、不專心、家長要求太高,限時並非最能照顧學生學習差異,而現行指引有針對功課不要過量或「機械式抄寫」。民建聯葛珮帆昨日去信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要求政府相關部門派代表出席會議,商議制訂措施預防學生自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