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去年6月推出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輸入配額上限為7000個,勞福局長孫玉菡日前(18日)稱計劃已處理3輪申請,新增配額接近全數批出,建議今年第三季起分3年額外提供8000個配額以填補護理員空缺,首兩年各3000個,第三年2000個,即整體配額增至1.5萬個。安老業歡迎措施,有信心能用盡新配額,惟勞工界不滿政府大增配額,指行業現時整體職位只有約1.8萬個,擔憂措施變相淘汰本地護理員,促請先做好本地招聘。
增8000配額 孫玉菡:刻不容緩
孫玉菡日前在facebook表示,自去年6月推出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整體輸入配額上限為7000個,在保障本地工人優先就業前提下處理了3輪申請,新增配額接近全數批出,約2200個配額申請因配額不足而未能獲批。
他引述政府估算數字,指業界在未來3年將需填補額外8000個護理員空缺,形容輸入外勞護理員刻不容緩,並透露將於本月底及下月分別向勞顧會和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交代計劃詳情和收集意見,希望通過雙管齊下的措施,可確保未來3年現有和新增院舍有足夠人手。
相關文章:嘉濤積極拓展院舍及復康多元服務 招聘有心人各司其職 同守護長者身心靈健康
指未來10年新增大量需求 安老業料可用盡配額
安老服務協會永遠榮譽主席李輝形容措施「是期待已久的好消息」,指隨着人口老化,未來10年不斷新增的服務需要大量護理員加入照顧長者的工作,有信心業界能用完所有新配額。
被問到分3年新增8000個配額會否對本地就業帶來競爭,李輝說護理照顧行業從來不擔心,並相信本港近年少子化使年輕人有更多職業生涯規劃選擇,應讓本地的年輕人做更專業、更高層次、更智能化的護理管理工作。
相關文章:表揚安老服務傑出前線、專業人員用心守護 延續敬業精神 冀薪火相傳【附短片】
勞工界:應改善待遇吸本地工
不過,勞顧會勞方委員、勞聯副主席譚金蓮不滿政府大增配額。她指現時相關行業整體職位只有約1.8萬個,其中1萬人為本地員工;餘下職位空缺則由外勞填補,多數在私院工作。她擔憂8000個新配額已接近整體行業職位數量,恐變相淘汰本地護理員,「我們本地員工何去何從呢?」
她批評計劃推出一年以來,政府未落實到做好本地招聘,又指計劃容許院舍使用工資中位數約1.4萬元招聘,低於買位院舍護理員薪酬近4000至5000元,「差這麼多人工的情况下,當然是請不到人,令過去這一年的空缺仍然存在,製造一個請不到人的假象」。她認為在本地招聘問題未處理好下,增加逾一倍配額是非常不理想。
相關文章:富泰護理安老院 三管齊下迎新世代 結合科技與人性化 「走出」院舍延展服務更全面
林正財:本地工專業化「路不同」
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向本報表示,輸入外勞不會取代本地勞工,但長遠院舍行業的本地勞動力應專業化,負責高端和專業工作,目前正構建新專業職系。他認為要接受本地勞工短缺的現實,「願意入行的人都已入行」,過去一年本地招聘和培訓未見很大起色,院舍行業亦無專業職系,面對醫院職系競爭及勞動力下降,「大家都在爭(人)」。
社署去年成立院舍康健服務人手檢討督導委員會,由林正財出任主席,林說今年底前會公布報告,正着手制訂新專業職系,暫定為高級保健員,將來或有新名稱,該職系會有獨立薪酬機制和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