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最新失業率升0.3個百分點至6.6%,為16年來新高,上一次高位是2004年10至12月,同為6.6%;失業人數較上次公布增約1500人,飲食及零售業的失業率再上升。勞福局長羅致光昨表示對未來失業率不樂觀,學者、工會及商會均預計今年失業率有可能升至7%。對於社會上有要求政府設失業援助計劃,特首林鄭月娥和羅致光表明沒有計劃實行。
統計處昨公布,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由2020年9至11月的6.3%升至10至12月的6.6%,失業人數由24.43萬增至24.58萬;同期就業不足率維持3.4%,就業不足人數由13.31萬增至13.38萬。
逾24.5萬人失業 飲食業13.8%
按行業劃分,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升幅最大,較上一次公布上升0.5個百分點至10.6%,其中餐飲服務活動業上升0.7個百分點至13.8%。另外,25至34歲的失業率較其他年齡層增幅較大,25至29歲上升0.3個百分點至7.8%,30至34歲則上升0.5個百分點至4.9%。
勞福局長羅致光表示,12月為疫情第四波的高峰期,加上保就業計劃結束,失業率上升屬預期之內,但由於經過季節性調查,故有較大差異,實際平均失業人數增加1500人,等於就業人口的0.04%。他又表示,一般於新春後較多企業結業,故對未來一兩個月的失業情况並不樂觀。
據社會福利署數字,去年12月失業綜援約1.95萬宗,按月升2.2%,較前年同期升55.2%;新申請有1045宗,按月增12.2%,較前年同期則升65.1%。
李兆波:下次或是6.8% 之後再升上去
中大商學院高級講師李兆波表示,受限聚令及禁堂食等措施影響,飲食業失去去年年底的黃金檔,勢再裁減人手。他預計疫情仍未受控,通關無期,導致經濟活動繼續停頓,今年整體失業率將逐步升至7%,「下次可能是6.8%,之後再升上去」。
工會促設失業援助
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表示,按統計處數字計算,單是12月失業率已達7.1%,認為新公布的失業率未完全反映最新情况。他批評政府在保就業計劃後,未有後繼支援措施,如為正在「吊鹽水」的工人「拔喉」,拒設失業援助金更有如見死不救,稱有工人申領失業綜援半年仍未獲批。他預期,下次公布的失業率或升到6.8至7%。
工聯會促請政府在財政預算案撥款150億元,推出緊急失業現金津貼,工聯會權益委員會主任唐賡堯質疑,政府花近900億元推兩輪不設財政審查的保就業,卻拒絕向失業者提供直接現金援助。中華廠商聯合會對最新失業率感憂慮,促政府推第三期保就業計劃,並讓風險較低的行業局部復業,否則今年首季失業率將升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