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News

初創企研發AI配對網紅品牌商 短片加背景廣告 入場費低避硬銷

【明報專訊】踏入新世代,網紅影響力日漸上升,愈來愈多廣告商考慮跟他們合作。不過,要請一個高人氣網紅特意為產品攝製一段短片費用不低;而且,網紅拍片通常有濃厚個人風格,很多時雙方未必能達成共識。有初創公司研發出一套人工智能技術,可以自動配對網紅的短片和品牌商,自動偵測短片內適當位置,加入品牌商廣告,做到好像壁畫效果。這種形式的廣告善用「閒置」資源,入場費較低,又可以避免網紅擔心的硬銷問題,對網紅和廣告商來說,多了一個選擇。

ZyViz共同創辦人林柏傑表示,該公司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在短片背景加上廣告圖像,做到好像壁畫般自然。熒幕中網紅Juliana的手掌和肩膊會遮蓋那幅「壁畫」,而不是被它遮蓋。(曾憲宗攝)
ZyViz共同創辦人林柏傑表示,該公司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在短片背景加上廣告圖像,做到好像壁畫般自然。熒幕中網紅Juliana的手掌和肩膊會遮蓋那幅「壁畫」,而不是被它遮蓋。(曾憲宗攝)

明報記者 薛偉傑

運用AI在短片背景上加廣告

ZyViz共同創辦人林柏傑表示,最初是公司共同創辦人張漢裕提出可以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在短片背景加上廣告圖像,做到好像壁畫或電視機畫面。這套技術有兩大特點,首先,運用人工智能技術,自動分析短片內容,避開主角,找出背景較多的空位,加上廣告圖像,整個過程不經人手。此外,為了逼真自然,當短片中主角移動肢體,和廣告圖像有所重疊時,主角的肢體會遮蓋住部分廣告圖像。

他表示,傳統影像加工技術,會將後加上去的圖像(如電視台標誌)疊在短片畫面的上層,不論是背景還是主角,都會被這個後加圖像遮蓋,多少會令觀眾看起來覺得不自然。該公司人工智能技術,能夠自動將主角從背景分離出來,將主角放在上層、背景放在下層,然後放入廣告圖像成中層。廣告圖像好似和短片背景融為一體,觀眾亦不會覺得圖像「破壞」了原來短片。

相關文章:【2021香港廣告市道】走勢強勁升29% 男子組合MIRROR榮登「廣告王」

研發3年令廣告不疊上主角 效果自然

可是,要做到這種效果卻不容易,因為將主角從背景分離出來時,連一小撮頭髮也必須包括在內,才不會失真。為此,該公司花近3年改良。直至去年1月開始推出服務,配對廣告商和YouTuber合作。其間,公司申請了13項專利,至今約5項獲批。現時已和100多個本地網紅達成合作協議,緊密合作的有近30個。林柏傑認為,這種模式對於網紅和廣告商來說,都有好處,可說是各取所需。

獲5項專利 合作網紅近30個

在YouTuber網紅方面,該公司分析過,無論其人氣多麼高,他接拍的廣告片,一般都不會超過其拍攝短片總數的兩成。如果網紅為廣告商拍攝的短片比例太高,會冒上流失粉絲的風險。換句話說,網紅拍攝的短片當中,至少有八成都沒有直接的廣告收入,只是從YouTube分享廣告收入。這些原本沒有任何廣告信息的短片,正好用來配對廣告商,加上背景廣告圖像。由於網紅在短片中實際沒提及廣告商名稱和產品,所以粉絲不會太抗拒。

對廣告商來說,背景廣告比請一個網紅特別攝製廣告短片,收費低得多。就算廣告商不計較收費高低,想請網紅特別攝製短片,有時也未必能夠達成共識。因為廣告商可能希望其產品由頭到尾出現,網紅卻希望包裝到不像廣告片,在短片末段才揭盅。這種背景廣告就可以減少雙方分歧。

相關文章:加入KOL、網紅行列 用心經營 運用專長推廣產品

廣告面積信息量受限制 中長期增品牌知名度

林柏傑承認,因為面積所限及沒有人講解,背景廣告信息有限;中長期增加品牌認知度卻有幫助。而人工智能分析適合廣告圖像的背景位置時,會兼顧不會和網紅距離太遠。可以肯定的是,網民一定會看到這種廣告。

若廣告商希望增加互動性,可以參考該公司在聖誕和農曆新年時的有獎遊戲,當時分別在某些網紅短片加入卡通老虎公仔,讓網民截取畫面電郵給公司,獎品是iPhone和iWatch。由於網民不知老虎公仔何時出現,所以需要很留心地看。現時採用這種背景廣告的廣告商包括傳統銀行、虛擬銀行、保險公司、海外地產發展商、VPN服務供應商和飲食業等。

網紅Juliana:背景廣告佔收入一成

專門在網上分享英語健身運動短片的網紅Juliana,在YouTube上擁有約32.9萬個粉絲。她認為,英美廣告商比較尊重網紅的創作自由,不會有太多框架。但亞洲區廣告商對於網上廣告短片的態度,的確比較像電視廣告,會要求知道很多細節。所以,ZyViz推出背景廣告服務,讓她們多一個選擇也是好的。現時這種背景廣告約佔她的總收入的一成。

相關文章:【大灣區就業】把握網紅經濟潮流 Z世代入行多 帶貨主播成新興工種

業餘YouTuber:每月3至4條短片作配對

一年前成為業餘YouTuber的CC,主要分享在香港郊遊行山短片,現時約有5450個粉絲。她在半年前開始和ZyViz合作,現時每個月都有3至4條短片交給該公司去配對廣告商。

她表示,也有廣告商和她直接合作,但大多數只是請她和產品一起拍攝硬照,放上Instagram,很少請她拍攝短片。部分廣告商確實要求控制太多細節,例如,曾有廣告商要求她穿上緊身衫和產品一起拍照。但她在網上發表短片和硬照,一向都是穿行山裝束,她覺得要求違反了她的風格和創作自由,故拒絕了。現時來自YouTube的廣告分帳仍是她網上總收入最大來源,和ZyViz合作的背景廣告,差不多佔其網上總收入的三成。Instagram硬照廣告收入排第三。

廣告商:非單看網紅人氣 需考慮內容配合否

Urban Village亞太區銷售總監梁智豪表示,該公司近年在柬埔寨發展不少地產項目,早前透過ZyViz配對一個專講本地樓市YouTuber的短片加上背景廣告,包括展示公司電話號碼。結果,短片瀏覽人次超過10萬,事後也有幾個網民致電查詢。他強調,該公司指明要和地產有關的YouTuber配對,效果才較大。若單看YouTuber人氣高低,而不考慮其內容,有可能會錯配。

相關文章:數碼廣告業「疫」流而上 做個廣告新鮮人 3大入行準備

ZyViz計劃,稍後先將這服務拓展至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印尼。然後,今年底開拓英美市場,明年再開拓中國內地市場。平台方面,短期內仍然專攻YouTube,之後逐漸擴展至facebook和Instagram,以及TikTok、抖音、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