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News

【2023/24年度財政預算案|重推投資移民搶人才】申請條件依循「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1000萬投資門檻「大大加高」 陳茂波:研要求投資初創和創科等指定產業

【明報專訊】今屆政府銳意「搶人才」,《財政預算案》重新推出來港投資移民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規定申請人在本港市場投放一定資產,但不包括買樓。申請人通過審批後可來港居住和發展,詳情將於稍後公布。財政司長陳茂波昨晚出席電視台聯播論壇時表示,申請資格將依循舊計劃,投資門檻則會較舊計劃1000萬元「大大加高」。不過有學者及移民顧問憂慮,門檻太高將影響計劃吸引力。

相關文章:【2023/24年度財政預算案|打工仔關注5大措施】再派電子消費券5000元、薪俸稅退稅上限6000元、續推交通費補貼、千元電費補貼等

內地居民不符合資格 或要求投資指定產業

政府2003年推出「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2015年暫停接受申請。陳茂波表示,重啟投資移民的申請條件將依循舊計劃,內地居民將不符合資格,亦會考慮要求申請人將資金投資在初創和創科等指定產業。

根據舊計劃,內地人須取得外國居留權方符合資格申請。財庫局長許正宇昨出席記者會時表明,投資金額要求將會較舊計劃倍增。

相關文章:施政報告2022|設人才服務窗口 搶企業、搶人才、增設公務員KPI、延長交通費補貼、推動不同產業發展

不包括投資房產 不欲影響樓市 細節有待敲定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計劃旨在吸引海外資金,以協助本港長遠發展,預計今年內公布詳情,投資門檻和年期等細節仍有待敲定。

舊有計劃在2010年剔除房地產投資項目,對於新計劃繼續不涵蓋物業投資,政府消息人士解釋主要因為樓市較為敏感,不希望有關計劃影響樓市,又透露將會研究規定投資能幫助香港長遠發展的產業。

李兆波指鄰國潛力大 應維持1000萬元投資門檻

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認為,維持舊計劃1000萬元投資門檻才合理。他稱現時本港營商成本高,鄰近國家或地區如大灣區、印度及東盟國家經濟潛力大,對投資者而言也吸引,面對競爭倘政府大幅提高投資門檻,憂慮計劃成效將大打折扣。

環凱移民顧問董事張家禧亦認為,投資門檻不適宜大增,1300萬至1500萬屬於可接受水平。張家禧亦表示,樓市辣招下炒賣物業成本高,認為應放寬容許投資物業以增加計劃吸引力,不擔心開放有關規定會推高樓市。

相關文章:【全球競爭力排名】受惠經濟表現提升 港競爭力回升至第5 保留人才相關排名明顯下跌

禁內地人申請 中小企聯會盼准優才

翻查資料,舊計劃投資總額超過3419億元,於獲批申請人中,有外國居留權的內地人佔絕大多數。對於重啟計劃繼續不准內地人申請,張家禧認為過去大部分申請者本身是內地人,若政府容許內地居民直接申請,他們投資移民來港的成本將會更低,加上歐美多國陸續暫停投資移民計劃,預料可以吸引更多內地人申請。

相關文章:【高才通】首月獲批申請5799宗 獲批者18至30歲佔最多 85人年薪過千萬

議員倡設投資創科比例

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會長郭志華亦稱,期望政府會考慮容許內地優才申請,並建議指定投資產業包括中小企及中小型科技企業。從事金融投資的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仲尼建議,規定申請人投資一定比例至創科產業,包括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材料等行業,其他資金則可以投放在本港金融產品,例如政府發行債券等。他又認為,計劃應該要求投資者聘請至少1名海外專才以及指定比例本地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