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年「再工業化」成為熱門話題,政府積極推動、商界主動投入,助企業升級轉型。生產力促進局與港大經管學院合作,今年7至9月間進行《香港再工業化研究》,其中包括以問卷訪問184間本地企業,了解企業設立生產線及科研狀况。研究發現,逾半食品、健康和綠色科技本地企業有意將生產線遷往或擴展至香港,但大部分認為本地沒足夠空間建立自動化生產線。另僅16%受訪企業有計劃將研發基地遷往或擴展至香港。生產力局表示會為企業度身訂做智能生產線,協助企業全方位升級轉型。
相關文章:知多啲:「工業4.0」、「智能製造」及「再工業化」
多認為港空間不足 近3成料兩年內覓得本地人才
調查顯示,約三至四成企業認為,廠房面積在一萬平方呎或以下已足夠。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表示,52%企業有意將生產線遷往或擴展至香港,但大多認為本港沒足夠空間建立自動化生產線,或面對卸貨區空間不足、樓底太低等挑戰。他認為,本港新建成的先進製造業中心及現有工業大廈可應付有關要求。
科研方面,58%企業稱有投入研發,16%有意將研發基地遷往或擴展至香港,近半稱本港有高等教育機構,吸引他們在港研發。港大經管學院經濟學教授鄧希煒認為,調查中過半企業已在本地做研發,認為數字不算少,着大家「不應該太悲觀」。調查中,28%企業預計未來一兩年內找到「工業4.0」的本地人才。
局方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援 提升產能
黎形容,本港「再工業化」充滿機遇,生產力局一直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援,包括解決個別廠房空間不足問題。當局曾為企業研發「貓頭鷹」智能生產線,廠商只需使用傳統工業的一半用地和人手,整體產能已可提升1.5倍。
相關文章:智能製造工程師供不應求 城大與生產力局攜手培育生力軍 抓緊「再工業化」機遇
新一代半導體有潛力成港新產業
研究亦邀請本地多間大型企業做焦點小組討論,結果顯示「新一代半導體」為香港再工業化極具潛力發展的新興產業。黎認為全球面對芯片短缺問題,內地有意發展自主擁有的新一代半導體技術及全套供應鏈,建議在港建立芯片設計中心,以吸引相關企業落戶香港,長遠亦能透過北部都會區匯聚產業鏈。
相關文章:【再工業化】維港投資多個「未來」項目 涵蓋食物物料 助年輕人抓緊升級轉型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