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遠程醫療科技發展,一直未普及,直至爆發新冠疫情,不少人才初嘗遙距求醫配藥。然而,遠程醫療科技豈止於此!有沒有想過,透過雲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心臟病人每天監測病情,揪出復發風險?同時亦能為醫護的工作帶來許多好處?
結合人工智能和大數據 助醫護每天監測病情
心肌梗塞復發率高,但香港公立醫院病人輪候隊伍極長,病人可能數月至半年才覆診一次,難以密切監察病情。香港大學內科學系榮譽臨牀教授、心臟科專科醫生蕭頌華,早前聯同本地初創企業智康健,研發心肌梗塞出院病人遠程管理平台(下稱平台),包括開發出手提式心電圖儀「護心符」、手機程式「心安你得」,結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即使病人離開醫院,醫護仍能每天密切監測病情,降低患者再次心臟病發或中風風險,減少入院以至死亡個案。
相關文章:【醫療科技。遙距診症】無接觸檢測技術 隔空量度多項健康數據 醫療機構安老院續試用
閉環監察 調節用藥更快
「多年來我們發現,病情護理較差的患者有較高復發機率。明明有很多藥物幫助管理病情,為何仍做得不好?就是因為缺乏很規範化、閉環式管理(closed-loop management)監察病情。」蕭頌華指,因為是閉環,信息來回很快,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後,醫生需根據病人多項指標,包括膽固醇、心跳及血壓等情况調節藥物劑量,但患者相隔數月甚至半年才覆診,難以調節藥物;「新平台每日提供病人數據,我們隨時可以聯絡病人,短時間內將想要又有用的藥物,提升至理想水平。」
及時發現心房顫動 解中風危機
平台亦幫助醫護監察病人心臟健康。蕭頌華解釋,心肌梗塞患者心臟功能變差,心房壓力增加,容易出現心房顫動;心房顫動患者中風風險為非患者的5倍,因此需恆常透過心電圖偵測心房顫動,預防中風,「出現心房顫動後不會馬上中風,通常需24至48小時醞釀」。病人每日測量心電圖,一旦發現心房顫動,只要在24小時的時限內,醫生召回病人用藥就能解除危機。
心肌梗塞出院病人遠程管理平台正處於研究階段,並在公立醫院試用,現正招募1000名病人接受為期兩年的研究,暫時只限瑪麗醫院的心肌梗塞病人。
AI幫手 更全面掌握病况
新系統也為醫護帶來3大好處:
1. 找出高危病人
公立醫院有數以萬計心臟病人,醫生難以每天逐一跟進,管理平台將病情有變動的病人篩選出來,例如當有病人膽固醇水平超標,就提醒醫生優先處理。盧家源指,「病情沒變化的病人,當日就可以不看,減少醫生工作量」。
2. 提供治療建議
公立醫院病人覆診通常相隔數月至半年,蕭頌華指醫生調校藥物時有很多顧慮,未必能輕易加減藥物,「醫生很視乎(覆診時)病人當下的狀態、雙方的討論,如果病人病徵不明顯,通常(劑量)會按照上一次」。平台以演算法調整藥物劑量,若病人風險參數未達到標準,就會建議加藥,醫生有理可依,「毋須再諗諗下」。
3. 自動篩選病人紀錄
早期陣發性心房顫動(paroxysmal AF)不容易發現,盧家源解釋,在心電圖上可能見到異常,類似心房顫動,但醫生有時亦未能肯定,或需要看更多心房顫動紀錄作判斷,甚至要求病人回醫院做詳細檢查。而平台的人工智能技術,自動篩選患者過去30日的心房顫動紀錄,減低人眼錯漏,助醫護更全面掌握患者病况。
文:張淑媚、李欣敏
編輯:梁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