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News

【退休準備】退休前後必做6件事 規劃未來生活藍圖

【明報專訊】有研究數據顯示,不少香港打工仔理想退休年齡為62.5歲。相信不少人已有一個確實的退休年齡,以及退休後的生活藍圖,然而退休前的準備是否充足,除了足夠資金還有什麼需要準備呢?事實上,退休前有6個步驟,準備退休人士不妨參考一下。

明報記者 黃清瑤

1. 盤點個人資產

經過數十年工作,相信會有不同類型的資產項目,包括強積金、銀行儲蓄、股票、物業、奢侈品如手表手袋等。當然亦會有一些負債,包括信用卡簽帳、樓宇按揭,有意退休人士,最好在退休前點算手上的資產及負債,才可預計確實的退休時間。至於退休後開支,除了可以是每月個人入息的一半,又可以參考香港財務策劃學會6月份的研究報告,2021年退休人士的平均每月基本真實開支為13,465元。由於退休生活可能長達20年,因此,足夠資金實在相當重要。

相關文章:香港智齡生活調查2021:七成五「黃金一代」不滿意財務狀況 四成認儲蓄未能應付未來醫療開支

2. 退休前消除債務

事實上,債務並非壞事,樓宇按揭、學費支出等負債有助完成人生目標。如果即將退休,最好償還所有債務,當中建議先清除利率最高的債務,尤其是信用卡累積的卡數,其次是個人貸款、汽車貸款等,普遍來說退休後生活收入為零,在沒有債務的情况下才能夠輕鬆退休。

3. 建立緊急基金

除了日常生活及娛樂開支,亦要預留緊急基金,退休後不如年輕時每月會有收入,倘若遇上突發事件,例如意外、物業樓宇結構問題需要維修基金、天然災害造成的額外支出,此時就需要動用應急基金。

至於應急基金的金額,建議為每月生活費的3倍至12倍,以確保出現事故時,亦可以有足夠資金支付3個月以上的生活費。要留意的是,應急基金最好與一般儲蓄分開,倘若應急基金存放於普通儲蓄帳戶,很可能會不小心花掉。另外,最好具有流動性,倘若應急基金為股票、基金,需要時難以提取,難以做到緊急支援的效果。

相關文章:增加退休收入4大方法 自製長糧 保障退休生活質素

4. 確定退休生活需要

香港物價高,如果沒有充足的退休資金,實在難以支付高昂的生活費。一旦即將踏入退休年齡,但又未有足夠資金,除了考慮半退休、半工作,又或者可以考慮移居到生活水平較低的國家退休。當中包括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以上國家都有推出退休簽證,但須繳付一筆資金。如申請泰國退休簽證,須有約20萬港元或以上存款、購買指定醫療保險。如希望節省上述資金,可能要每3個月出入境一次,或考慮以其他方法取得長期居留證。

5. 退休後持續投資

由於退休後普遍沒有收入,因此一般會鼓勵退休人士持續投資,最好是能抵抗通脹的產品。最簡單來說,倘若沒有急切需要,不妨將強積金款項保存在帳戶,在牛市時可以滾存本金;又或者早年買入儲蓄保險,可以將資金保留在保單滾存利息,一般年紀愈大,非保證回報金額就愈高。其他分散投資包括有定期存款、政府發行的銀債、綠債等,優勢是普遍與通脹掛鈎,避免本金受通脹蠶食。

相關文章:【退休儲備】65歲應擁12倍退休前年薪儲蓄?退休收入策略3大條件

6. 規劃財產傳承

退休是另一個人生階段的開始,同時亦反映個人年紀愈大,距離死亡又再走近一步。對中國人來說死亡是一個忌諱的話題,甚少會公開討論及規劃遺產。但事實上,為了家人不會在你離世後造成經濟負擔,定立遺囑、一份人壽保險保障、共享資產的受益人亦相當重要,這類型文件最好存放在安全的地方,有需要可以尋求律師、信託機構協助,以免後人為資產出現爭拗。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