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考評局學校考試及評核部主管許婉清自2004年起,每年都在公開試放榜前夕的記者會亮相,報告考生違規事件、試場安排等事宜。即將離開工作31年的考評局,經歷會考、高考、文憑試的她說,最大挑戰是新冠疫下辦考試,「疫情這3年都每年戰戰兢兢」,每天確診數字上上落落,只能「一邊看着做」,部門曾設計40多張考試時間表、因師生確診需臨時設置新考場等;不時應變「救火」,目的是確保考生能應考,「大部分考生是一生人考一次(公開試),不希望他們因我們的不足之處而不能完成考試」。

2004年升任主管 經歷會考、高考、文憑試
許婉清1991年加入考評局,曾負責支援各委員會及採購工作,至2004年升任學校考試及評核部主管,「自己都曾經歷會考、高考,考評局對我來說是一個比較親切的機構」。她形容部門夾雜前線及後勤工作,包辦公開試報名前的準備、安排試場及人手、分發及收集考卷、處理考試異常事件、發放成績及上訴覆核,全年無休,「很多人說我在考評局工作,現在(8月)都應該放暑假。我說不是,都有很多工作」。

相關文章:政府工|全年招聘政府職位名單一覽表(2022年更新版,附相關職位薪酬)
工作考應變 憶試場停電、搜書院尋失卷
許婉清稱,部門工作講求應變能力,不時都要處理「救火工作」,「例如試場打來說停電,我們要想應等待電力恢復抑或搬到其他地方考試」。若發現遺失考卷,部門亦要化身偵探「搜書院」。她記得有一年考試發現3份試卷不見了,翌日一早立即返回試場搜索,幸當天無考試,試卷只是被誤當剩餘物資收起,成功尋回。

為方便工作,許婉清參與研發俗稱「三寶」的公開考試支援系統,包括試場通訊及支援系統、出席紀錄及答卷收集系統及口試錄影系統。這些電子化設備加強當局與試場的溝通,亦可透過電腦條碼掃描考卷,確保沒有遺留。
疫初為考生「搶口罩」 準備逾40時間表「盡做」
新冠疫情持續近3年,每年文憑試能否舉辦都是未知之數。許婉清直言這是她職業生涯最大挑戰,「覺得考生讀了中學6年,若沒有應考便(以評估方式)取得成績,可能會不服氣,希望考生能應考」。疫情初期,本港出現「口罩荒」,她亦要加入戰團為考生「搶口罩」,「同事說有供應商賣5元一個口罩,我想了一會兒,已加價至8元」,幸好當年最終由教育局提供口罩。
到今年第五波疫情,單日確診一度破萬,許婉清都「打定輸數」認為不能開考,「原來四月二十幾日是考評局一個幸運時間,3年都是在差不多日子考,都能順利舉行」。她感謝同事準備40多個時間表以便安排大部分考生應考,及冒染疫風險到竹篙灣特別試場工作,「考評局就像一個大家庭,局內沒計較,做到便盡量去做」。
相關文章:【監考員的難忘工作】竹篙灣試場 考生兩卷間喊餓 協調民安隊送麵 確保同學安心應考
許婉清將退休:慶幸做的不止工作
回望這30年,將於本月內退休的許婉清慶幸做的不止是工作,「而是參與了教育,對社會有些貢獻」。近年文憑試多個改動,例如通識科改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她希望同學能更多元化學習。許寄望學生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可能有不肯定因素,例如何時開考。我們都希望疫情受控,考生不用有太多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