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NewsResources

【疫境時刻】病房「姐姐」不做逃兵:位卑未敢忘憂國

「辛苦啦,記得食生果呀媽子。」明愛醫院一隅,二級病人服務助理吳春惠的電話傳來長子叮嚀,阿惠聽着,甜滋滋地笑。3個月前,阿惠決定留守病人身邊,與醫護齊打仗,她以7個字總結留守原因:「位卑未敢忘憂國」,然而無法與家人相聚,思念始終掛在心頭。


每當有病人轉病房,阿惠都要將病牀重新清潔一遍、換好牀單,她說疫情之下,病房內每個工序都變得比以往細微。(梁銘康攝)

疫下工序變細微 監察病房如防線

負責病人日常護理工作的病人服務助理,常被稱呼為「姐姐」,量血壓、換尿片、餵食、鋪牀單等,全由她們包辦,「等於護士的左右手,有咩需要都會協助」。阿惠在明愛醫院任職近7年,疫情令她所屬的內科及老人科病房被轉為監察病房,接收等候檢測結果的病人。

2月,部門經理詢問同事想留守還是轉到其他病房工作。「家人好反對,佢哋話個病傳染性高,好危險,細仔仲同我講寧願使少啲,都唔想我冒險。」阿惠拿不定主意,「如果呢個時候退出,我覺得好唔啱,變咗逃兵」。衡量風險後,阿惠決定留下,「就算喺社區都有風險,呢個時刻應該緊守崗位,如果病人來到時個個都走咗,就真係未打仗就輸、潰不成軍」。

和醫護一樣,阿惠長期穿著保護衣、戴着N95口罩,鼻樑留有一道明顯的瘀青。「瘀唔係大問題,洗手都係,一定要做。」阿惠說,疫情下病房內每個工序都變得細微,當有病人需住院監察,同事把病人送到監察病房門口,便交由病人服務助理推入房,再由護士抽取深喉唾液及鼻液樣本檢測。阿惠形容,監察病房有如一道防線,若病人24小時內確診,會轉送隔離病房。


開始在監察病房工作後,阿惠一直租住酒店,只能在工餘以電話與兩名兒子聯絡、訴說近况。(梁銘康攝)

阿惠見過醫護全副裝備打仗的時刻。曾有未確診病人病情急轉直下,醫護趕入病房搶救,「救咗好耐、好耐,最後出到來,佢哋話:搓唔返呀……」阿惠說,當晚病房氣氛凝重,對於見證生命逝去,阿惠感到惋惜,說着,她眉頭一皺。

為病人餵食 拍拍肩打氣

為病人護理、餵食時,阿惠不時拍拍他們肩膀打氣,「有老人家唔肯食飯,我就話:『你想快點好番就要食飽先,咁先有力氣』」。病人每一句「唔該晒」都令她快樂,「所以點辛苦都好,感覺呢份工可幫到同事同其他人,好大滿足感」。阿惠認為,團隊內每個崗位都重要,疫情下病房內更是上下一心,即使早前有機會轉回普通科病房,阿惠還是選擇留守。


長期戴着N95口罩工作,阿惠臉上留有一道道壓痕、鼻上有瘀青,她笑着說:「唔係大問題。」(梁銘康攝)

住酒店免傳染 最想與兩子飲茶

為免感染家人,阿惠3個月來一直租住酒店,只能在家人外出時回家取衣物。她說想念兩兒,「兩個細路都係我一手一腳湊大,從未假手於人」。幸好兒子懂事,着阿惠不用擔心,又提醒她工作小心,令阿惠放心且窩心,「他們的支持、自律、保護自己,就是我最堅強的後盾」。阿惠又說,幼子不怕肉麻,對她說「我愛你呀媽媽」,令她心甜。

「疫情過去第一時間想同兩個細路去飲餐茶:『阿仔,好耐無同你飲茶啦!』」阿惠笑着模擬那刻,她相信疫情後大家可卸下心理負擔、輕鬆相聚,「唔止我,是全世界每個人的期望,唔使好似????家咁,人人自危」。

明報記者 陳冬綾

(抗疫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