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行政總裁葉成輝(Denis)為創新科技行業不斷開拓新領域,令創科生生不息。他更帶領團隊走進大灣區,伸延至一帶一路,讓香港的創科優勢得以持續發展,成為國際注目的創科中心。

撰文 關樹楨
相關文章:【人才外流】應科院流失率倍增 促港增補貼吸人才 團體調查:七成稱港缺人 四成歸因移民 IT界倡引外援填補空缺
一切科研及創科都需要以人為本
年少時的Denis為求不斷進步,中三後便遠赴美國學習。初到美國的時候,曾被當地學生欺凌,但他只視為學習的一個過程,把挫折化為進步的動力。憑藉無比努力,準確拿捏學習重點,令他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以滿分畢業。Denis在大學不但獲得優異成績,每個學位都比預期提早完成,皆因他覺得不論讀書或玩耍,都要像打排球當「大錘手」一樣,以速度和衝勁打拚成績,壓縮所需時間去完成。
Denis畢業後,即被科技人夢寐以求的IBM聘用。對Denis而言,在IBM選擇做什麼崗位比受聘於IBM更重要。出人意表的是,他在IBM選擇了當推銷員,原因來自他的信念,必須先了解顧客對科技的需要,然後才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提供解決方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為業務帶來進步。他當時的客戶是美國富邦銀行集團,雖經常改變要求,但每個挑戰都為團隊帶來進步。初出茅廬,他即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遠重於科技,一切科研及創科都需要以人為本,才是正確方向。
研修一帶一路 冀推廣本港科技
Denis進修MBA和DBA是希望認識更多的市場運作知識,擴闊視野,學習用不同角度理解持份者。基於興趣,讀DBA時他選擇了一帶一路作研修;這似是上天安排,往後他就遇上招聘一帶一路專員的機會。過去在美國的學習助他認識科技,在內地的工作助他實踐科技應用。2019年他回歸香港當一帶一路專員,像是天造地設,和他的博士研究課題非常接軌。他相信香港的定位須背靠大灣區,面向一帶一路,借助國家政策,必能把香港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當上專員後,Denis的目標是把香港的科技推廣及應用到一帶一路國家上。他定下四國五園計劃,招攬香港投資者在四個國家的五個工業園設廠,打通一帶一路的貿易。原來早於2016年,Denis已觀察到國家開始推廣應用科技於一帶一路,以抗衡美台韓日等芯片大國的市場。
相關文章:【培育創科女將】從「Hello World」開始 教育企業家鼓勵女生學編程 發掘更多創科人才
美國學習科技 內地實踐應用
2020年,疫情令Denis無法往外地推廣一帶一路;適逢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招聘行政總裁,這個崗位正正結合了科技和政府政策。應用科技需要落地,一帶一路就是這片土地。Denis當上應科院行政總裁後,目標是要把香港推廣為國際創科中心。應科院的使命是把研發的技術「應用」,變為商品,讓社會獲益。
早在五年前,科技在世界已開始分成中、美兩大陣營,若跨國企業涉中美貿易,便得同時使用兩國的雲端服務,但又不能交替使用。Denis綜觀科技應用上的變化,美國正走下坡,所以一帶一路將成為區內貿易和交通的新興平台。
擔任應科院CEO 演活大灣區橋樑角色
Denis上任後,積極推廣應科院自主研發的一些科技。他表示芯片技術一向以美日韓台所發展的二維芯片為主導。應科院早於10年前,開始研發三維芯片,取代傳統的二維結構,從此芯片不再以細取勝,研究成果並已獲得專利,這將有助推動新的芯片製造業。
在金融科技上,因為需要收集海量數據,應科院設計了一種聯文式學習,透過演算法,避免侵犯敏感數據,也可做出可靠分析和推算。應科院另一項研究,是從辨認人體肢體運動,便可預測當事人是否遇溺等,適時向救生員發提示,把意外防患於未然;這項技術由於不涉容貌紀錄,能確保私隱。應科院的科研還包括車聯網,透過建立機器與機器間互聯互通,把車輛、燈柱和環境結合,創造安全的自動運作環境,應用在未來的河套區,提供無人操作交通運輸。
Denis認為應科院須把科技應用拓展到內地市場。現在他已跟深圳福田政府合作,在內地擴大規模,這將有利香港科研人員,在兩地設廠生產,交流科研心得,互補優勢。跟設在香港的獨角獸公司一樣,借助大灣區及海外市場,建立經濟規模效益。Denis表示香港在國際認同、行使普通法,良好信譽和質素保證等的優勢有助國家雙循環戰略。外資在港早已視香港作為進入大灣區的橋樑,要演活這個角色,香港便須吸引更多內地和海外人才,為新機遇做足準備。
相關文章:應科院設「金融科技未來領袖學院」 培育國際人才 冀科技成港第三支柱
建立創科生態鏈吸引海外專才
面對移民潮,Denis指香港吸引海外專才的方法是建立創科生態鏈;除科技人才外,也要招攬業界專才、初創公司、研究院等,才能成功建立行業的完整生態系統。他表示香港作為創科中心的時機已到,移民潮製造了更多空缺,從事創科的人員比前有更多職位可供選擇,充滿機會。此外,國家不斷推出政策支援,為生態鏈提供養分。市民應多談創科,讓中小學生及家長們多了解創科在港前途一片光明;在大學內、應科院可助科研人員尋找市場和資金,把優秀的科研應用到世界上,令科技造福社會。
Denis以「努力不懈,力爭機會」鼓勵大家除努力外,也要知道機會出現的地方,放膽踏步向前,捕捉機遇,作新的嘗試。
Denis很推薦金庸的《天龍八部》。當中喬峰的角色,面對逆境也不記仇、沒抱怨,仍追求卓越。他建議若工作已到瓶頸,便應知所進退,適時放手,令自己工作愉快,成為創新的推動力。
(與CEO對話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