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News

【牙醫人手荒】政府擬牙科生「綁3年」實習1年及公營服務2年 業界憂損報讀意欲 議員稱強留人才無助紓服務需求

【明報專訊】公營醫療系統人手短缺,政府多次透露正研究強制本地培訓醫護留任公營系統服務一定年期。據悉,政府正就相關議題作首次諮詢,率先提出擬修訂《牙醫註冊條例》,包括建議要求本地牙科畢業生實習一年後才能正式註冊;擬立法要求本地培訓的非專科牙醫在指定機構服務兩年,以及透過行政手段要求在衛生署監督下考獲專科資格的本地牙醫,須在該署服務2至5年。有業界形容要求相當嚴苛,憂影響學生報讀牙科意欲。有立法會議員認為,強留人手無助紓緩市民服務需求,建議政府設立牙科醫療券等,將基層市民導向私營市場減輕壓力。

政府去年優化衛生署牙科診所緊急街症服務登記安排後,輪候者在凌晨登記個人資料後就能離開。衛生署九龍城牙科診所每周四有21個街症名額,診症日的凌晨零時開始派籌。昨晚排第15號的張伯伯(中)傍晚8時已開始排隊輪候,他說現場已有保安即席為輪候者對籌號,不解為何仍須乾等至凌晨才開始派籌。(鄧宗弘攝)
政府去年優化衛生署牙科診所緊急街症服務登記安排後,輪候者在凌晨登記個人資料後就能離開。衛生署九龍城牙科診所每周四有21個街症名額,診症日的凌晨零時開始派籌。昨晚排第15號的張伯伯(中)傍晚8時已開始排隊輪候,他說現場已有保安即席為輪候者對籌號,不解為何仍須乾等至凌晨才開始派籌。(鄧宗弘攝)

明報記者 何珮瑚、張逸羲

詢文件提多項註冊途徑拓人手

據了解,醫務衛生局2月起就修訂《牙醫註冊條例》的立法建議諮詢相關持份者,諮詢期下月14日完結。本報取得的諮詢文件顯示,醫衛局提出多項措施增加公營界別的牙醫供應,包括開設「有限度註冊」 、「特別註冊」等多項註冊途徑,以開拓非本地牙醫人手來源。

現時本地牙科畢業生註冊後,毋須實習即可在港獨立執業。諮詢文件建議要求本地牙科畢業生須於衛生署醫管局或其他由醫衛局長指定機構實習一年,「圓滿完成」後方能正式註冊。

除實習期外,港府另擬立法要求本地培訓的非專科牙醫在指定機構服務一定年期,局方建議年期可先考慮設為兩年,惟由於需求隨時變動,文件另建議可考慮賦權醫衛局長透過「先訂立後審議」附例適時調整公共服務年期。

相關文章:【牙醫人手荒】公營牙醫空缺率約13% 研闢新途徑引入海外牙醫 牙醫學會不反對「有限度註冊」

牙醫學會:可擴牙科保健 或毋須強留人

牙醫學會會長王志偉形容,諮詢文件對增加人手的建議屬「翻天覆地」,認為相比西醫,本地牙科畢業生須經過一年實習期、兩年強制在公營系統服務的要求「相當harsh(嚴苛)」,憂長遠會影響學生申讀牙科意欲,建議推行前要提早預告以讓學生做好心理準備。他又建議政府長遠改善市民牙科健康,如將學童牙科保健服務擴至幼稚園及中學、改善公私營協作,或毋須走到強留人手的一步。

圖為港大牙醫學院菲臘牙科醫院。港府正就修訂《牙醫註冊條例》立法建議諮詢相關持份者,根據本報取得的諮詢文件,港府擬要求本地牙科畢業生實習一年後方能正式註冊、本地培訓的非專科牙醫亦要在指定機構服務兩年,相關年期或按市場需求等適時調整。(鄧宗弘攝)
圖為港大牙醫學院菲臘牙科醫院。港府正就修訂《牙醫註冊條例》立法建議諮詢相關持份者,根據本報取得的諮詢文件,港府擬要求本地牙科畢業生實習一年後方能正式註冊、本地培訓的非專科牙醫亦要在指定機構服務兩年,相關年期或按市場需求等適時調整。(鄧宗弘攝)

學生自言最受影響 失望未獲諮詢

醫衛局就修訂《牙醫註冊條例》展開諮詢,但牙科學生未被納入諮詢行列。港大牙醫本科生X(化名)稱,實習已佔去牙科生課程大部分時數,若再增加一年實習期,學生將最受影響,不解局方為何只諮詢「已上岸」的業界而未有與學生溝通。他透露,港大牙醫學院學生正發起聯署,亦計劃去信醫衛局。另據了解,香港牙醫學會今日(9日)將與港大牙醫學院學生代表會面,明日亦會與醫管局開會。

他表示,文件建議醫衛局長可隨時調整公共服務年期,日後牙醫的職涯規劃會變得相當浮動,認為將減低年輕一輩讀牙醫意欲。他說,港大牙醫學士課程原已得到牙管會認可,自40多年前已是畢業後隨即能正式註冊,質疑港府是次建議「究竟係滿足市場需求,定係講緊多年來行之有效的課程設計其實有問題?」

新冠疫情期間,本報曾報道有市民在衛生署牙科診所門外通宵排隊取籌,引發外界關注牙科街症僧多粥少問題。醫衛局長盧寵茂曾以人手短缺為由,指街症名額難有增長。X認為,相比西醫,本港牙科服務制度設計原已傾斜於公務員及合資格的人,例如全港40間政府牙科診所中,僅11間有為公眾提供止痛及脫牙緊急牙科服務;他稱,在已嚴重失衡的情况下,單靠強制留人手不能從根本滿足基層需要,呼籲港府改革牙科服務制度,「如果留我哋(牙醫)喺度只係服務公務員,條氣會好唔順」。

相關文章:本港牙醫人手荒?修讀碩士增進兒童齒科專業知識 向專科出發

紓基層需求 林哲玄倡設牙科醫療券

立法會醫衛界議員林哲玄認為,本港牙醫服務制度癥結在於過分側重服務公務員,而非牙醫人手不足,認為建議措施無助紓緩市民服務需求。他建議設牙科醫療券,讓長者每年到私家牙醫免費檢查牙齒或洗牙一次,費用由政府資助,並以其他方式向私家牙醫買服務,資助基層市民診症。

林志釉:市民多用私營 人手減恐致加價

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認為,強留人手可確保公營系統有一定服務人手,惟憂慮將影響入行意欲。他指有別於西醫服務,市民使用牙醫服務主要以私營服務為主,憂慮公營系統強留人手反令私營市場人手出現真空期,或造成加價。

本報向港大牙醫學院查詢對建議的回應、會否憂慮影響收生,該學院回覆稱,官方暫未有收到相關資訊,未能作進一步回應。醫衛局和衛生署聯合回覆稱,正就確保公營醫療系統有足夠醫護人手的方案諮詢持份者,強調將聆聽相關意見,包括方案對公私營牙科護理服務或帶來的影響等,目標今年內向立法會提出立法建議。

相關文章:部分與牙醫/牙科相關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