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聘有約50名殘疾員工的社企大牌檔中心「廚尊」,其創辦人許承俊出身於計算機工程學,以創新方式為殘疾員工消除不便,包括設計遙距機械人,讓行動不便員工「在家工作」之餘仍能向食客推介食物和聊天。負責控制機械人的員工本身為導賞員,笑指慶幸仍能繼續「靠把口搵食」。許亦自行研發22個課程,讓員工按職位需要接受培訓,包括衛生清潔、烹調食材、溝通技巧等。
逾八成員工為殘疾人士 盼讓弱勢群體重拾尊嚴
位於新加坡的社企Project Dignity,數年前獲市建局邀請進駐活化項目「618上海街」,在旺角開設大牌檔中心「廚尊」出售星洲菜。廚尊逾八成員工是殘疾者,包括中風患者、精神病患者及智商低於70的人等,期望「讓弱勢群體重拾尊嚴」。
負責培訓的經理黃培蒂表示,殘疾員工並非只從事一項工作,例如烹調食材的員工需自行預備材料及清潔廚房,並規定員工每日上班8小時。她稱即使是殘疾員工也不能隨便放假或遲到,讓他們全面掌握食肆運作,以便將來重投社會更易適應。
行動不便員工 在家操控機械人與客溝通
30歲的Rangers患有大腦麻痺,他形容昔日「行得、走得、跳得」,從事社區導賞工作多年,帶領參加者深度遊,惟近年身體每况愈下,需借助人形拐杖步行,加上疫情打擊,無奈放棄工作。他認為只要不放棄自己,即使「上帝關了一扇門,亦會幫你開一扇窗」。經社福機構轉介,他3月中加入廚尊,負責控制遙距機械人。這名「電子員工」高約1米,行走路線靠他在家操控,而它的頭部是個屏幕,方便他直接與食客「面對面」溝通。他說很多食客對它好奇,又笑言要懂得察言觀色,若是保險經紀或神色憤怒的食客,一般都不會打擾他們。
水吧設手語指南 食客邊點餐邊學
許承俊稱,不能單看在殘疾者的阻礙(disability),要集中他們的可能性(possibility),例如烹調喇沙的員工患小兒麻痹,許就在撈網加設升降台,煮麵時間一旦「夠鐘」,撈網就會自動升起,員工因此可單手煮麵。負責切材料的員工患痙攣,許就按照員工手形訂製彎曲鐵叉,讓她一手以鐵叉固定食材、一手控制刀鋒。
負責茶水吧的員工是聽障者,廚尊在吧枱設有手語教學指南,舉例表達「咖啡」需要展示攪拌的動作,「加奶」可在頭部擺出牛角示意,「擺放多少粒方糖」則在下巴舉起相應手指數量,食客在點餐期間可同時學習手語與聽障者溝通。許強調,廚尊只是踏腳石,為員工裝備技能和提供工作機會,若將來有其他更好機會,期望員工能有其他發展,建立更包容的社會。
相關文章:支援社會小眾 冀建共融文化:新一代社工須具備3大特質
疫下曾停業 員工失生計求上班
許承俊表示,廚尊在2019年社會運動期間成立,加上新冠疫情衝擊,「財政和精神壓力很大」,每一刻都想放棄,但想起這50多名員工並非只有50多人,背後牽涉50多戶家庭,唯有繼續咬緊牙關堅持營運。
他形容第五波疫情是最艱難時間(the worst time),每日最多只有2000元收入,「大眾擔心染疫不敢外出用膳,我們又怎能捱到」,遂決定在2月中暫停經營。停業約兩周後,有員工擔憂地致電,「我真的需要上班」。許解釋該名員工與七旬父親同住,她的收入支撐家中日常開支,「不要以為他們來上班只是為了融入社會,部分員工真的有財政壓力」。
賣網上飯券眾籌 接贊助製飯盒贈醫護打氣
4月底重開前,廚尊與非牟利機構GIVE.asia合作,把實體飯券改以電子形式在網上眾籌。機構把捐款撥歸廚尊,讓他們向約10間機構及露宿者等有需要的人免費派發飯盒,單在訪問當日就準備了近400個飯盒。
廚尊亦收到個人和企業的贊助,上月起每日製作鬆餅、斑蘭戚風蛋糕及逾千塊曲奇,把這份「可食用的心意」送往贊助人指定的地方打氣,包括是新冠指定醫院,即伊利沙伯醫院的前線醫護和清潔人員。在恢復運作初期,他安排員工錄製經典歌曲《獅子山下》,期望振奮社企士氣之餘,亦能在疫情期間鼓勵港人不要輕言放棄。重開後,廚尊日均收入回復5000至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