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News

【最新失業率維持3%】失業人數減1300至11.3萬 勞工界憂未反映輸入外勞影響

【明報專訊】政府統計處昨(19日)公布最新勞動人口統計數字,3至5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為3%、就業不足率為1.2%,均與上月公布數字相同。勞工及福利局長孫玉菡稱,最新失業人數進一步減少約1300,至11.3萬,隨着經濟繼續復蘇,勞工市場應會在未來數月進一步改善。勞顧會勞方委員、勞聯副主席譚金蓮表示,政府近期提出輸入外勞計劃,憂慮會影響本地勞工就業情况,包括待遇變差等,而這類問題未必可在失業率上反映。

建造業失業率跌至4.3% 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維持4.2%

政府統計處公布最新數字,3至5月期間總就業人數約367.4萬,較上月公布的2至4月數字增約1.79萬;最新失業人數為11.3萬,就業不足人數為4.44萬。

各行業失業情况不同,「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失業率維持4.2%不變;部分行業的失業率錄得下跌,其中建造業由4.5%跌至4.3%。職位空缺方面,勞工處在3至5月平均每月錄得約10.6萬個來自私營機構的空缺,按年升40.1%。

相關文章:JUMP招聘及進修博覽+上位行業招聘日 兩大展區盡覽搵工面試 升學進修最新行情

譚金蓮稱有職位減薪 憂機構造缺人假象 施壓輸勞

譚金蓮向本報稱,自3月新冠疫後復常起,各行業工友工作量增加,惟仍有人在「搵工階段」或開工不足,形容社會逐步復常,但部分人就業環境未改善。

政府相繼公布擴大人才清單、引入建造業及運輸業外勞,譚形容有少許憂慮引入外勞影響本地勞工就業情况,而相關問題未必會反映在失業率數字中。譚金蓮以機場客戶服務員為例,以往以月薪1.4萬元招聘,近日有工友反映已降至1.1萬元,憂慮部分機構或會透過減人、減底薪手法造成招聘困難現象,再向政府施壓要求輸勞,令本地勞工漸漸只可選擇當散工或替工,致他們「向下流動」,造成惡性循環。

相關文章:【建造業運輸業輸入勞工計劃。下月可申請】配額上限合共2萬人 沒設時限 工資不少於港工資中位數 僱主須就每人每月付400元「再培訓徵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