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近年大力推動本港發展創科,重點之一是發展「智慧城市」。在上月獲工程及科技學會(IET)香港分會頒發「傑出女青年工程師獎」優異獎的生產力促進局智慧城市部高級顧問羅詠婷(Cadence),過去逾4年多主力發展「智慧出行」及「智慧環境」技術,她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發展新技術要注重科技與人之間的關係,因此她與團隊在研發機械人技術時,特別注重兩者互動。她認為發展智慧城市固然為市民生活帶來便利,但前提須得到市民接受,才真正普及。
明報記者 鄭律銘
加入生產力局逾4年 開發多款機械人系列
加入生產力局逾4年的「90後」羅詠婷日常負責開發智慧城市方案,過往曾與團隊共同開發多個系列機械人,用途包括運載物品、設施及資產管理、消防支援等。各款機械人不乏運用人工智能(AI)等前沿技術,但她認為研發過程最難、最需要處理的是人類與機械人的互動,兩者「溝通得好」、社會對機械人有好的觀感,才可塑造人機共融(human-robot harmony)環境,從而令技術普及。
她以其團隊2018年開發的機械人「自動駕駛運載系統MiniMover」為例,為減少疫情下生產力大樓的人流,特意使用該機械人在地面接收客戶提交的水質樣本,由地下乘搭升降機往4樓,再送到實驗室門外。要令機械人自行乘搭升降機,需運用物聯網技術,令它可透過無線裝置讀取升降機所處樓層,再發出指令。
懂搭𨋢讓人 需物聯網技術
此外,人是升降機的主要使用者,羅詠婷團隊因此花大量心思設計系統,令機械人可與人「融洽相處」。她們在系統加入「人類優先」的設定,例如多人同時等𨋢,會讓人先入𨋢;機械人亦會讀取升降機的使用狀况,避開人流高峰期。她與團隊又運用人工智能影像分析技術,令機械人可判斷升降機內是否有足夠空間,才決定會否進入,抑或等下一轉。另一方面,一同搭𨋢的人也要知道機械人的下一步行動,因此設計機械人懂得在進出時播放語音,告訴人「我要出𨋢啦,唔該借借」、「我要入𨋢啦,唔該借借」等。
羅表示,同系列機械人已發展至第三代,第二代加入5G功能,可實踐低延時影像傳送,第三代可用於設施管理。該系列機械人將首度落地應用,在一個由非政府組織管理的營地協助運送物資。
相關文章:職業安全FollowMe|煤氣奪4職安金獎 引入隨行機械人、自動升降管材運輸車等助力員工
機器處理重複工序 讓人專注重要任務
羅詠婷表示,其團隊開發的機械人亦希望可為企業紓緩人手緊絀問題。團隊早前開發了巡邏機械人T-trainee系列,現時在港鐵啟德站負責在關站後通宵時分巡邏車站,檢查照明系統運作是否正常、防煙門有否關妥,如有故障會記錄下來,再由站員跟進。同系統另一款機械人則在車廠工作,檢查車廂內的安全標示貼紙是否完好。
羅詠婷認為發展智慧城市目的是為生活提供便利,相關技術正好為人類減省重複的工序,令珍貴的人力資源用於處理其他更重要工作。
相關文章:AI化身設計及撰稿助理|製圖供設計師參考 工作毋須由零開始 善用ChatGPT翻譯英文 節省時間及成本
「女仔做工程師?」 盼自身經驗改變性別定型
過去社會固有觀念認為工程屬男性主導工作,近年情况雖大為改善,但羅詠婷考慮到獎項仍標籤「女工程師」,早前還在猶豫應否報名競逐獎項。惟她見有家長仍抱着性別定型的角度看待工程工作,遂維持決定申請遴選,盼以自身經歷改變社會固有觀念。
詫異40歲家長仍抱舊觀念
羅詠婷認為,當社會不再特別標籤「女工程師」或「男工程師」時,就屬理想的平等共融狀態,因此初時曾掙扎應否報名遴選「傑出女青年工程師獎」。她入行後踴躍參與各類師友計劃,有一次與一名10多歲女學生及其家長見面時,家長一句「女仔做工程師?」讓她感到特別愕然,亦令她決定繼續報名。「這句說話如果由我媽媽的口中說出也尚算合理,(因為)她60歲;但如果這句說話由一名40多歲的人說出,反映當中相隔20多年來社會沒有進步。」羅最終有幸得獎,她期望以自身經驗給社會及家長信息,女性從事工程並非奇異。
近年本港受移民潮等多項因素影響,多個行業面對人才短缺,現年30歲的羅詠婷說,「從小在香港成長,也喜歡這個地方」,因此想在香港繼續發展。
相關文章:【性別多元】亞太區女高管比例首超北美 渣打香港去年高級職位女性佔43%
冀不用再強調「女工程師」
談到成長過程,她透露跟工程結緣與她從事工程維修的父親有關。小時候每逢周末,她都會到父親的工作室探索,最喜歡是拆開麥當勞開心樂園餐的玩具零件,了解它毋須電力也能動的原理,令她對工程起碼不抗拒;不過,在她中小學時就較少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相關課程。
面對本港人才流失,她指政府已推出大量「搶人才」措施,認為現時更重要的是加強教育,長遠培育本地人才。以創科為例,她認為及早讓中小學生參與更多STEM活動,將有助開拓小孩的興趣。
她以早前受邀做中學機械人大賽評判為例,過程中她觀察到學生除了要溝通及學習工程技術之外,同時可了解其他學校學生的想法,然而在其中學時期則較少類似活動,要與校外學生互動,或只有在公開試等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