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這世上,冷門職業千奇百怪。它們之所以掉出大眾認知,或多或少是由於行業本身嵌着一種「不被任何人察覺就是成功」的特質。譬如文物修復師這一例子,在英文裏的說法是「conservator」(保護者),相比化腐朽為神奇的修復替換,他們其實更重視前期的保護規劃和佈展安排。換言之,使觀眾賞玩一件件至為貼近歷史現場的古稀藏品,而不覺其後隨時間陳迹的污舊,恰是這門專業的至高點。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一周年,除了關注那數百件展品,走一圈時,也可縱深去想像那一班默默隱沒於玻璃展櫃背後的文物職人。
文物存放 溫濕度影響最大
與一般工作場域不同,香港故宮內的文物修復室由兩道直抵天花板的重門深鎖,進入那白光房間時,感覺呼吸和體感都好似與外面有點不同。濕度和溫度,是藏品存放的兩大敵害。藏品修復主任呂智超說,觀眾常常疑惑為什麼展廳裏面的光線這麼暗、這麼冷,其實都是出於文物保護的考慮。由平面到立體,由軟到硬,各類型珍寶對外在環境的要求迥異:比如,濕度來說,書畫通常不能超過50%至55%,以免龜裂變色,而青銅器則不能超過35%,減低氧化生鏽;光線的話,書畫作為較敏感的媒介,必須使用LED冷光源……呂智超指,整個準備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不斷「decision making」的工序,根據所蒐集的研究資料,反覆比對該用什麼方法、材料、步驟處理展品才是最佳方案,最後整理出一份報告,決定展場24小時、7日如何恆溫恆濕、如何應對需小心注意的陳列品等。
如此強調存放和展示條件的方針,正是副館長王伊悠口中的「預防性的文物保護」(preventive conservation)。雖然該方法論近數十年才於國際興起,但它早於19世紀英國評論人John Ruskin和 William Morris筆下已具雛形,其支持以日常維護取代永久修復的主張,後來發展至現代博物館學裏與「介入式的文物保護」(interventive conservation)及修復(restoration)明確區別的「預防性的文物保護」,後者優點在於:在不干預藏品原貌的前提下,憑着控管環境因素等外在措施,把潛在的惡化和損壞情况降至最低。
如王伊悠回想,香港故宮去年向法國羅浮宮借取展品時,即透過館方提供的圖片、影片作全面評估,預先剔除運輸或展列不安全的藏品,她形容,從事前挑選、物流開箱去到陳設支架,全是一些觀眾不會察覺到的「潤物細無聲」工夫。
相關文章:【魔術手】博物館文物修復師「妙手慎思 還原歷史」 政府撥款3700萬元培訓文物修復人員
修復細小金絲 「大氣都不敢出」
原封不動地預防損害固然理想,然而,為了令觀眾充分理解文物的外觀和用途,某程度上的修復仍是必要的。譬如今年2月開始的特別展覽「金彰華彩──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夢蝶軒藏古代金器」,夢蝶軒主人盧茵茵與朱偉基一直妥善私藏是次展出的200多件器物,但捐贈給博物館後,還是需要送到顯微鏡下仔細調整。
藏品修復主任梁嘉放談到修復某唐代頭飾的艱巨挑戰時,眉目津津:「它非常精美,這就說明了它的材料是一些非常細小的金絲。我們借助顯微鏡把一點點斷開的地方黏回去時,手要很穩,大氣都不敢出。而且,它的接觸點非常小,我們不能直接把斷片連在一起,需要額外的背貼,整個過程非常難,因為很難找到它的角度,費了些力氣。」流光溢彩,內裏蘊藏的盡是古代黃金工藝如錘製、扭捲、拔絲等技法。
現有團隊僅7人 盼招生力軍入行
輕率行動或會流失文物的原真性,甚至造成不可復原的毁爛破壞,故所有修復程序必須經由合資格的文物修復師執行。香港故宮團隊現時只有主任呂智超和梁嘉放,加上3名副主任及2名助理,真的足夠應付佔地一萬多平方米、樓高7層的9個展覽空間嗎?王伊悠坦承,專業人手「確實是很少」,撇除開館時康文署外派的50多名支援專家,以及所有接受過基礎文物保護訓練的前線員工如保安員、清潔工等,她期望,未來能招募更多年輕生力軍。那麼,在香港,年輕一輩究竟可以怎樣入行?
相關文章:【藝術策展人】故宮開幕展洛神賦圖汝窰青瓷坐鎮 善用展廳設計添趣味
文物修復屬跨學科專業 需熟稔歷史文化脈絡、精通藝術手法、擅儀器操作及科學知識
回望香港故宮這一年來,只有公眾教育面向的數小時工作坊如「中國畫托裱」、「鑲嵌工藝」,而過去多年,香港各大專院校以至康文署轄下的文物修復辦事處皆沒有專門的證書課程。無可置喙,這門跨學科專業門檻絕對不低。研習者不單需熟稔歷史文化脈絡,精通藝術手法,還需具備操作實驗室儀器及化學物的科學知識;在外國院校裏,修復碩士課程更是會按文物類別,嚴格細拆成不同專科如壁畫、陶瓷、家俬等。一如投身學院的梁嘉放,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讀考古與民俗文物保護後,相繼就職於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香港大學,主理立體文物範疇;一如師承行內精英的呂智超,先後跟隨美國佛利爾美術館的顧祥妹及上海博物館的孫堅,專責平面文物範疇——要鑽研這門博大學問,必須努力在國際舞台上尋找學習機遇。
王伊悠預告,香港故宮將在12月舉辦首屆文物保護國際研討會,期望能透過大型交流活動,盡快讓這間剛滿一歲的博物館嬰孩跟上各國產業的步伐。未來,不知道會否開設具規模的培訓計劃,也不知道各機構會增開多少個實習崗位,但就像呂智超所說「對博物館有熱情和愛好」,梁嘉放所指「 修復的過程不會非常快,所以要有耐心」,外在條件未達到的時候,先培養內在心性也是一個方向——如果你願意成為那隱身於幕後的修復職人。
文:吳騫桐
圖:馮凱鍵
美術:張欲琪
編輯:王翠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