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隨着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工具興起,8間資助大學陸續公布相關教學策略。香港大學昨日宣布,9月起將免費向全校師生提供各類GenAI應用程式,惟限制學生每月提出最多20個指令(prompts)。港大協理副校長(教學)趙寶貽說,現時檢核學生曾否在功課上使用GenAI工具仍相當困難,與其耗費大量時間查驗抄襲,不如與學生一同學習使用「向前走」。
鼓勵教學人員把GenAI融入課程評核
港大免費提供予師生的GenAI應用程式,包括Microsoft OpenAI及Dall-E等,鼓勵教學人員將GenAI融入課程評核。不過,現時大學常用的抄襲檢核軟件如Turnitin,難以準備判斷學生曾否使用AI。
趙寶貽稱,9月起容許學生使用GenAI軟件後,將不會再有學生因使用相關工具而被當作抄襲,惟學生若曾使用,理應列明資料出處和引用來源等,「不想同學問ChatGPT然後原汁原味給你就算了,他們要理解及知道ChatGPT答案正不正確」。
相關文章:ChatGPT衝擊傳統教育制度|生成式AI對教育界有利有弊? 業界憂被濫用於作弊或剽竊 專家倡乘勢改革增學習效益
軟件可評抄AI程度 高程度者將洽
港大首席信息主管及大學圖書館館長伍麗娟補充,大學將繼續透過抄襲檢核軟件如Turnitin等檢查學生功課,相關軟件亦內設評估抄襲AI程度的指標工具,教學人員會與指標較高的學生溝通,但相關指標並非完全準確,大學不會將數字視為界定抄襲的準則,「不想怪錯好人」。
港大2月時去信師生,一度禁止學生使用AI工具完成課程作業、評估等。港大副校長(教學)何立仁解釋,部分學生或相對認識及更多使用AI工具,但當時大學未能確保所有學生有均等機會接觸到相關應用程式,只能先保證考試及評分的公平。趙寶貽補充,雖然仍未能阻止部分學生使用校外應用程式,但全校學生新學年起均能接觸,「至少在同一條起跑線」。
相關文章:AI繪圖時代|浸大生遊車河啟發動畫角色設計 學者稱「AI非想像中有智慧」未能完全取代人類創作
6大學已購GenAI 陸續供師生使用
按大學回覆本報查詢,除了港大,科大、理大、城大、嶺大及教大也已購入ChatGPT等GenAI工具的使用權,陸續免費提供予師生使用,部分設使用上限。
當中,港大限制學生每月最多發出20次指令。趙寶貽認為,限20個指令屬合理數量,能避免校外人託學生使用應用程式,避免濫用。她認為,設限亦能達至教學目標,「你知道自己有上限,就會問得smart(精明)些,不會胡亂發問」。
科大師生6月起可免費使用軟件,但限制師生每月使用最多50萬個詞元(tokens)或發出20次指令。理大本月起推行為期3個月的試驗計劃,限制學生每月使用最多50萬個詞元,其後再審視方案。教大6月底推出一個專屬的AI對話系統供教職員率先使用,計劃9月開學後開放給學生。城大及嶺大則並未交代相關限制。
此外,未有向學生提供GenAI專用平台的中大、浸大均已制定相關指引。當中,浸大容許學生使用GenAI工具協助完成用作評核的功課及作品。中大則稱,除非學生明確獲得導師允許,否則禁止使用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完成作業。
專家稱新式AI雙面刃 小學應禁高中可推
學生用人工智能(AI)生成工具做課業,一般原則下需申明有關部分。要辨別學生的課業有否含AI,香港電腦教育學會顧問金偉明表示,現行辨識AI生成文字的軟件並不一定準確,學校難以判斷學生有否抄襲,不過以往學生稍微改動書籍、互聯網的內容亦不難避過查核,認為未能完全識別學生有否抄襲亦非新鮮事。
金偉明稱,ChatGPT等AI生成工具風靡全球不足一年,所產內容或多或少有錯漏,不能直接搬字過紙,不過大學生要避過抄襲查核並非難事,「除非學生懶到完全不改,我想讀到大學的學生也沒那麼蠢」。
辨識軟件難準確 只能早教育知識產權
金偉明補充,當教育機構未能準確辨別學生是否抄襲AI時,只能選擇相信學生,認為學界只能從教育入手,例如在小學階段灌輸學童尊重知識產權等正確觀念,培養學童的資訊素養。
同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校長的金偉明形容,AI生成工具是雙面刃,學界普遍認為應禁止小學生使用相關工具,須先建立他們的基礎知識。他又舉例稱計算機即使已廣泛使用,在建立基礎能力的小學階段,考試也不准用計算機。
金偉明認為,學界可於高中陸續推廣使用AI,因學生普遍已學懂辨別資訊對錯,並揀選適合內容,又促請教育局制訂清晰指引,讓學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