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News

【教育局更新「擬任校長課程」內容】列校長個人質素及專業知識例子 增「具國家觀念」描述 須認識國安法立法背景

【明報專訊】擔任官津、直資學校的校長,需符合特定資歷要求,以及完成「擬任校長課程」等條件。教育局早前發通告,更新「擬任校長課程」內容,列出校長應具備的「個人素質」例子,比對2019年版本,新增「具備國家觀念及社會責任感,恪守法治」等描述;舊版本的「能誠懇地與人交往,並具備敏銳的政治觸覺」則被刪去。教育局回覆指,校長作為學校領導,須肩負重任,帶領教師推行國民教育。

教局:配合社會發展 助與時並進

2004/05學年起,獲聘為公營或直資學校的校長,須獲校長資格認證,以及符合聘任條件。「認證」分3部分,包括專業發展需要分析、擬任校長課程、專業發展資料冊。

教育局於2月28日發通告,更新「擬任校長課程」內容,在校長需要具備的個人素質例子,增加維護專業、不斷反思求進,秉持專業操守等。更新的「擬任校長課程」涵蓋更多有關國家的課題,包括要裝備擬任校長認識國安法立法背景、意義等;在學校管理及學習活動等方面領導和支援教師提高學生的國家安全概念和守法意識。

教育局回覆,為配合社會發展和最新教育趨勢,會在有需要時更新擬任校長課程架構,幫助擬任校長與時並進。局方稱,因應去年12月公布《教師專業操守指引》,該課程架構已適切地加入8項教師專業操守準則;同時,國民教育是價值觀教育的重要一環,涵蓋國情教育、國史教育、《憲法》和《基本法》,以及國家安全教育等互相緊扣的範疇,是學校課程一部分。

相關文章:【2023/24學年教師借調計劃】涵教育局19個職務範疇或計劃 首借調公民科教師拓教學資源

有校長稱可令政府、社會安心

聖公會天水圍靈愛小學校長孔偉成認為,有關更新內容是與時並進、配合現時形勢,有關要求可令政府及社會安心,正如教師轉職都要通過國安法試,校長方面的要求是連貫現時趨勢及需要。他認為應保留「逆境及反對聲音中,堅毅應變」此一項校長素質,舉例稱除口罩、堅持全日制等議題上,校長都以教育角度出發持守己見。

孔偉成又稱,近年多了校長提早退休,各人有不同考慮因素而移民,稱即使校長空缺增加,但具能力的接棒人選足夠。

相關文章:【校長退休潮】多校聘校長 女拔現任校長劉靳麗娟母校上任逾廿年 憶求學自由時光

教評會主席:更新配合教師指引合理

教評會主席、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蔡世鴻表示,有關「擬任校長課程」內容更新配合教師專業操守指引,認為兩者內容相通屬合理。他稱局方一直提供有關國家觀念的講座供教師參加,而大學師訓也有相關內容,由準教師起至教師階段,有長時間慢慢接觸及增值,相信擬任校長均具能力達要求。

相關文章:【初中「公民、經濟與社會科」9月試行】教育局發布教材 涵公民權利、基本法及國安觀 稱毋須背條文 着重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