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大灣區趨於融合,為香港年輕人升學及創業提供更多選擇。隨着文憑試DSE的大部分學科已考畢,不少考完試的學生或開始計劃升學或部署就業。教育部港澳台事務辦公室主任劉錦表示,在內地就讀的香港學生可以享受與內地學生同等優質的教學資源、學費、住宿費及醫療保障、就業指導服務等待遇。近年來,香港學生到內地求學意願增強,報考內地高校人數持續增長,內地高校連續多年成為香港學生非本地升學的報考首選。目前,約1.8萬名港生正在內地高校就讀,希望同學通過內地高等教育展做好升學規劃,選擇自己心儀的專業和學校。
明報記者 龍彩霞
港學府一校兩區辦學理念 上課彈性更大
近年不少年輕人為抓住內地經濟發展機遇,選擇內地升學或進修。隨着愈來愈多香港專上學院於大灣區辦學,標榜提供具備國際視野的課程,不僅擴闊灣區內的升學選擇,而香港學府一校兩區的辦學理念,更有望提供大灣區內兩校區上課的彈性,使就職港人可兼顧工作、學習與生活。
大灣區商學院冀發揮「超級橋樑」角色
上月香港政府及數碼港聯合舉辦亞洲創新科技旗艦盛事「2023數字經濟峰會」期間,大灣區商學院校長陳志輝教授作為嘉賓之一,亦分享了香港學生要了解自身優勢,成為超級聯繫者。陳志輝表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個重大的歷史機遇,而發展灣區經濟、產業和科技均離不開人才培育。大灣區商學院希望擔任「超級橋樑」角色,與大灣區內眾多學術機構及公私營機構結成合作伙伴,提供有關大灣區各方面的資訊和協助,冀能成為協調各界、匯聚人才、集思廣益的平台,為整個灣區的建設和發展出謀獻策。
大灣區商學院由上市教育機構中匯集團牽頭成立,集團董事會主席廖榕就出任校董會主席。他表示,商學院旨在培育具有國際視野、創意思維、掌握科技、心繫社會、家國情懷,以及懂得發揮地區效應的企業領袖人才。他相信大灣區商學院能夠成為國際知名的高等學府,而大灣區商學院將逐步開辦行政人員證書/文憑(Executive Certificate or Diploma)、工商管理碩士(MBA)、高級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及工商管理博士(DBA)等課程。
相關文章:【大灣區升學。帶動輔導需求】灣區將設DSE試場 港補習社搶佔藍海 為內地考生提供一對一線上教學
課程針對商業環境 給學員「打定底」
陳志輝認為,無論選擇在香港或內地升學,傳統學院會偏向以學科為主,內容都是放之四海而皆準,但未必樣樣用得着。他指出,大灣區商學院便是將9+2城市商業運作用以簡單易明方法令香港學員貫通,故在設計課程時針對現時商業環境,務求在競爭激烈環境下給學員「打定底」,特別是實習及規劃時間已有社會賢達人士給予意見及傳授了技巧。他引用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授)業、解惑也」,當學員在社會遇到問題,教授也很難提供實際意見,所以大灣區商學院便可以彌補當中缺口,可以提供大灣區案例、稅務辦法或市場需要,故課程希望理論、實踐及在地實習等都兼顧。最重要的是,大灣區商學院會建立網絡平台,令想在大灣區闖出自己一片天地的香港青年有一個平台詢問及交流在大灣區發展的機遇及困難。
不只書本知識 也可建立人際網絡
陳志輝分享了例子,一名年輕人已在香港創業,當想拓展業務至大灣區9個城市,但首選是何地也不容易,因為各地客戶特點也有不同。大灣區商學院提供不少創業案例及調查報告,令不了解大灣區的年輕人可以有更多概念。由於香港在法制及金融、IPO及服務業也十分出色,陳志輝指出,由於班內同學各有專長,加上學院教授及顧問經驗,學院不只提供書本知識,也可建立人際網絡。不少香港年輕人認為自己沒有人脈,如何在大灣區尋找機遇?陳志輝表示,現時9+2城市不少企業都互相招聘,香港年輕人只要踏出第一步,利用本身優勢,相信發展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