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News

【大灣區升學】港大學攻灣區多元升學選擇 「一校兩區」增學生上課彈性 助灣區就職港人兼顧工作與學習

【明報專訊】近年不少年輕人為抓住內地經濟發展機遇,選擇於內地升學或進修。隨着愈來愈多香港專上學院於大灣區辦學,標榜提供具備國際視野的課程,不僅擴闊灣區內的升學選擇,而香港學府一校兩區的辦學理念,更有望提供大灣區內兩校區上課的彈性,使就職港人可兼顧工作、學習與生活。

明報記者 劉敬華

3.4萬港生報考內地高校 1.5萬人獲取錄

隨着內地有關部門推出同等學費水平,及「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計劃」(下稱「文憑試收生計劃」),便利年輕人北上升學後,愈來愈多香港學生選擇到內地升學,以抓住內地市場龐大的發展機會。

國家教育部2016年的數據,往內地高等院校升學的港生逾1.5萬人,其中逾一半選擇於大灣區內地城市升學,廣州更為當中最熱門的選擇,而截至2020年7月在內地高校升學的香港學生已逾1.6萬人,其中近8000人選擇在廣東地區就學,而於2021/22學年,更有接近3.4萬名香港學生通過「文憑試收生計劃」報考內地高校,當中逾1.5萬名學生獲取錄。

相關文章:【大灣區升學。2023/24學年內地高等教育展】周末起網上舉行 為期7日 共132間參與院校講解收生程序及相關資訊

兩地院校互認學士學位及以上資歷

內地科研水平不斷提升,內地高等院校提供的生物科技、航天工程、機械、電子商貿、物聯網管理等科目愈來愈受香港學生關注,尤其是在大灣區內選修此等科目,更有望增加獲得大灣區內科技企業聘用的機會。

另一方面,也不乏港生選擇內地高校較具優勢的傳統學科如中醫及漢語言文學等,又或是選擇香港院校未有或較少開設的學科,如考古學、農業、園林、俄語及阿拉伯語等。除修讀本科課程外,自國家教育部與香港特區教育局於2004年7月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相互承認高等教育學位證書的備忘錄》,兩地院校在升學銜接上正式互認學士學位及以上之資歷後,在香港院校完成學士學位或以上程度的畢業生,申請到大灣區內地城市高校繼續進修的人數亦見增加。

相關文章:【大灣區科研】自然科學研究年輕人才缺 學者盼集兩地各科精英融合

港4資助大學QS世界大學排名躋身全球前60位

再參考國家教育部的數據,於大灣區內地城市中,較多港生選擇的內地高校分別為暨南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及中山大學。繼香港浸會大學於2005年與北京師範大學於珠海合辦聯合國際學院,2014年香港中文大學與深圳大學合辦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今年9月香港科技大學和廣州大學合辦的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開校,至最近香港大學經管學院深圳校區也開始運作,為大灣區內的莘莘學子提供更多的升學進修選擇。

香港科技大學和廣州大學合辦香港科技大學(廣州)。
香港科技大學和廣州大學合辦香港科技大學(廣州)。

香港八所資助大學中,四所在Quacquarelli Symonds (QS)2023世界大學排名躋身全球前60位,其中香港科技大學名列第40位,香港中文大學佔第38位,香港大學更達21位,以致香港高等學院在大灣區辦學有一定競爭力。

開辦的課程亦強調與國際接軌,以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下稱「北師港浸大」)為例,該大學在招生章程中提到,大學設工商管理、人文與社會科學、理工科技、文化與創意四個學部,開辦20多個本科專業及多個副修課程,擁有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師資隊伍,近六成師資來自海外及港澳台地區,實施全英文教學,所有課程均通過香港浸會大學課程評審,課程設置緊貼國際標準,本科生學成後可獲 頒香港浸會大學學士學位證書及北師浸大本科畢業證書,在內地、香港及國際範圍均獲認可。

相關文章:【大灣區升學】灣區4間新港校 師資團隊國際化 粵港澳教育合作再上層樓

中大深圳研究包括AI大數據生物醫藥

又如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於其官網內指出,該大學注重國際交流和學生國際視野的培養,截至今年9月該校開展實質交流與合作的境外名校伙伴逾127所,遍佈全球29個國家和地區,各類國際合作項目超過220個,師資隊伍方面,在全球各地引進520多名國際知名優秀學者和研究人員,其中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及圖靈獎得主等。

該校現設經管學院、理工學院、人文社科學院、數據科學學院、醫學院和音樂學院等6個學院,以及一個研究生院,並特別提及該校建校以來,以創新驅動為指引,以粵港澳大灣區需求為導向,研究領域契合了國家戰略發展需求,涵蓋了地方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包括人工智能(AI)與機器人、大數據與數據科學、信號與信息處理、類腦研究、生物醫藥、生物信息、先進材料、新型電子元器件、智能電網、新型網絡及金融物流等。

2014年香港中文大學與深圳大學合辦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2014年香港中文大學與深圳大學合辦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科大廣州拓元宇宙創新研究

對於港生而言,既能擴闊國際視野,又可實地了解內地文化,甚至有機會快人一步參與內地創科發展,都是港生選擇大灣區內港辦高校的考慮因素。以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為例,該校於今年9月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攜手成立元宇宙聯合創新實驗室,根據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元宇宙創新研究、智慧校園建設、數據中心打造、校企實訓拓展等方面深化合作,而於今年11月該校與深圳灣實驗室於線上簽署一項重要合作協議,是次合作雙方將立足於粵港澳大灣區,深耕深圳、廣州、香港、澳門等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城市,聚焦生命信息、生物醫藥、醫療器械、人工智能等前沿創新領域及科技趨勢,聚集世界一流的創新型人才,以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升級、社會發展與科技進步。

相關文章:【元宇宙校園】科大港穗校園建延展實境教室 助兩地師生跨地域互動

「一校兩區」上課增彈性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金融人才如何融入大灣區發展,透過於港辦的大灣區高校進修,或為其中一個切入點。以香港大學經管學院深圳校區為例,該校區設立大灣區(港深)MBA課程,此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為在職制課程,課程內容聚焦亞太區商業,專注不斷演化的中國及亞洲商業環境,學員亦可透過課程認識來自內地各城市的專業人士。據該課程的簡介披露,現就讀該課程的「2024屆」學生中,約62%來自深圳、11%來自廣州、8%來自北京、5%來自上海、4%來自香港,而學生所就職的企業包括華為、騰訊、聯想、平安銀行、百度、華潤、中金、索尼、亞馬遜及寶潔等。

對香港在職人士而言,該課程可讓學員按自己的學習進度在二至四年內完成課程,且可於香港及深圳兩校區上課,方便需在大灣區內工作的港人兼顧工作、進修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