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與香港貿易發展局月初發布調查研究《通過香港商貿平台拓展大灣區疫後商機》,發現較多港商覺得後疫情時期開拓大灣區較擔心要面對低價競爭、不諳內地法規、融資及客戶信貸問題三大挑戰。不過挑戰與機遇並存,受訪港企認為,香港品牌聲譽及善於引進外國優質產品,仍然是港企拓展大灣區的獨特優勢。
明報記者 陳子凌
近七成港企有內銷業務 37.5%直銷內地
是次調查是信保局與貿發局首度合作,於今年第三季展開,貿發局向413家已經或有意發展大灣區內銷業務的香港貿易商和製造商以問卷訪問。結果發現,超過95%受訪企業正面臨各種挑戰,特別是疫情影響供應鏈及生產採購活動,以及通關問題影響業務營運等,而海外市場訂單不足、成本上升也影響港商業務發展。
調查指出,接近70%受訪企業有內銷業務,以平均銷售金額比例計算,直接銷售予內地買家的港商約佔37.5%,而且這37.5%港商中超過九成有銷售予廣東省的市場。對受訪企業而言,73.8%對深圳市場感興趣,其次是68.8%的廣州及43.6%的東莞,是三大港商最感興趣的大灣區城市。
相關文章:【灣區內銷研究報告】逾83%大灣區設廠港商已拓內銷 餘下半數計劃未來兩年進軍灣區市場
不到14%藉電子商務拓展灣區 逾兩成不考慮
對於如何打開大灣區市場,受訪企業主要計劃銷售在內地自行生產或採購的產品,以及進口從外地採購的產品。至於銷售渠道,最多港商選擇直接銷售予內地的進口商、批發商或B2B渠道,佔比48.2%;也有接近40%會通過網站或第三方平台銷售給內地消費者。然而只有13.3%受訪企業表示目前已開始利用電子商務直接拓展大灣區,有65.1%表示會考慮在未來開始採用,21.3%表示目前未開始、未來也不會考慮電子商務。
有48.4%企業認為,香港品牌或產品在內地擁有良好聲譽;43.3%企業則覺得,香港善於引進外國優質、潮流產品,這些仍是拓展大灣區的港商優勢。調查認為,無論是香港製造(Made in Hong Kong)、港商製造(Made by Hong Kong)或是香港設計(Design by Hong Kong)的產品,在內地都風評佳,如能制訂精準的業務策略瞄準內銷,可有效拓展內銷。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建議,港商可更多利用創新技術制訂針對內銷的電子商務解決方案,結合線上線下平台建設銷售渠道,提升生產和營運效率。
相關文章:大灣區創業|北上營商點慳稅?特定行業駐前海享稅務優惠 保健化妝品跨境電商關稅減
3大開拓內銷難題:低價競爭、不諳內地法規、融資及客戶信貸問題
隨着內地供應鏈和消費需求逐漸恢復正常,不少港商希望把握復蘇勢頭,重新定位業務發展以發掘商機,但有36.8%港商覺得,後疫情時期開拓內銷最擔心遇到的難題,是內地市場充斥低價產品帶來惡性競爭;其次是對內地法律法規、產品標準不熟悉,比例35.8%。此外港商亦憂慮缺乏內地客戶信貸背景資料、缺乏資金開拓內地市場、放帳風險高等融資及客戶信貸問題,佔比分別為25.9%、23.5%及22%。
另一方面,在管理內銷應收帳款方面,57.9%港商會要求買方預付貨款,43.6%選擇自行承擔風險,但會購買信用保險的只有14%。調查認為,無論從事內銷或出口,企業均要面對一定的市場和客戶信貸風險,而內地的信用透明度相對較低,因此港商需做好相應風險管理,並在需要時向外尋求專業服務,例如做盡職審查以了解客戶的業務狀况、信用背景等。除避免向客戶放帳的選項外,港商也可考慮利用信用保險等工具,平衡市場拓展與風險控制之間的不同需要。
信保局總監趙民忠表示,隨着香港及內地正走向復常,經貿活動陸續重啓,大灣區正是港商拓內銷最佳跳板。局方早於30多年前開始承保內地買家,現時內地已是信保局第二大承保國家,僅次美國。貿發局副總裁劉會平則稱,旗下的GoGBA「灣區經貿通」數字平台自推出一年多以來,瀏覽量已超過59萬人次,是次調查能進一步了解港商在發展大灣區市場的痛點和需求,協助更多港商捕捉大灣區商機。
相關文章:大灣區創業:如何免費取得工商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