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醫衛局轄下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下稱諮委會)上周五(9日)召開會議後,政府提出10項支援措施,包括地區康健中心推出為市民提供精神健康評估的先導計劃。本報獲悉,先導計劃最快下月推出,料聚焦篩查識別出輕至中度情緒病病人,包括抑鬱及焦慮症患者,由社工及臨牀心理學家跟進和輔導。諮委會委員、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教授林翠華關注,篩查後須確保能支援病人,並建議盡量集中在社區跟進個案,但亦須設機制於必要時將個案轉介醫管局。另一委員、港大醫學院精神醫學系講座教授陳友凱則認為,目前已有社福機構主導類似篩查,質疑計劃與之重疊,建議康健中心定位為個案分流及跟進。
明報記者 張逸羲
料主要由社工及臨牀心理學家負責篩查
根據政府建議,個別地區康健中心將研究推出先導計劃,為有需要市民提供精神健康評估,與社區機構合作跟進,並及早轉介高風險個案。據悉,諮委會上周五會議前已曾提出並討論與康健中心合作的模式,政府正與個別機構商議計劃詳情,目標最快7月推出計劃,預計主要由社工及臨牀心理學家負責篩查,集中找出輕至中度情緒病病人並跟進。本報昨查詢計劃詳情及時間表,醫衛局回覆稱仍正在研究,暫未有補充。
相關文章:關注精神健康|社工任社區精神病患「個案經理」欠醫學訓練 難應付中度至嚴重個案 業界倡培訓臨牀社工 身兼輔導及治療角色
林正財支持培訓具醫學資格「臨牀社工」
行政會議成員、基層醫療健康發展督導委員會召集人林正財表示,目前個別地區康健中心有提供精神健康支援,但無統一規劃,認為推行上述支援計劃是好事,冀在精神健康層面也能「治未病」。他支持有意見提出培訓具精神醫學資格的「臨牀社工」,建議日後可安排在康健中心工作,扮演個案篩查及管理角色。
有倡分類由社工護士醫生跟進
多名諮委會委員關注,先導計劃篩查出不同程度的情緒及精神病病人後,可如何提供跟進和支援。委員之一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阮淑茵認為,社工可跟進輕度個案,惟複雜個案或要由精神科護士進一步評估及分流,評定為中度患者須轉介至家庭醫生,情况嚴重則交由醫管局精神科跟進。
另一委員林翠華稱,篩查焦慮和抑鬱症一向有評估工具及量表,相信康健中心推行不難,更關鍵的是後續跟進工夫。她稱中度至嚴重個案需更多專業人員跟進,甚至精神科醫生介入,但醫管局精神科服務飽和,不宜輕易將個案轉介至公營系統,建議盡量交由私營體系的家庭醫生、護士及心理學家等跟進,惟須確保必要時能轉介至醫管局。她認為計劃最大困難是需由市民自願配合,「本身要有motivation(動力)、求助心態先會去(篩查)」,但大部分潛在病人未必願主動面對面求助,建議額外提供網上評估服務。
相關文章:長者健康管理App|理大研發「mHealth」遠程監察慢性病者 助長者與護士視像對話 減就醫抑鬱
委員質疑與社福機構篩查重疊
委員陳友凱則表示,不少社福機構正推行類似篩查,質疑政府推展工作太慢,更會與該些機構角色重疊,未有善用資源。他憂慮單靠量表篩查未必足夠,建議聘請精神科醫生長駐地區康健中心,以提供專業諮詢,並由精神科醫生或護士按經驗和專業判斷分流個案,評估病人情况會否惡化,及早提供適切跟進,以免延誤治療。
陳友凱亦建議,地區康健中心可作為輕度個案跟進中心,安排社工或輔導員等提供標準化輔導,長遠更可將醫管局精神科穩定病人下放至康健中心,減輕公營體系壓力,讓醫管局門診集中跟進中度至嚴重病人。惟他強調,所有建議一律須確保有充足精神科人手才能執行,政府必須正視問題,提出具體、有時間表的措施增加人手。
由受精神醫學培訓家庭醫生跟進 可免病人感覺被標籤
醫管局精神科人手不足,如何善用私營醫療體系成為近日討論焦點之一。港大醫學院精神醫學系和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榮譽臨牀助理教授林永和表示,由受過精神醫學培訓的家庭醫生跟進情緒病及精神病病人,能避免病人感到被標籤,非精神病病人亦較易向家庭醫生敞開心扉。林正財則認為,可加強家庭醫生照顧精神病病人的角色,惟政府須考慮資助等誘因吸引業界參與。
指精神科藥非只有專科可處方
本身是家庭醫生的林永和多年前已接受精神醫學培訓,其診所現會為精神病病人診症。他表示,有時患者被家人發現情况突然變差,但醫管局未必可以安排到提早覆診,便會選擇到其診所求助;他會輔導病人,了解有否被一些想法觸動,如有需要會調校藥物。他解釋,不少精神科藥物雖為危險藥物,例如思覺失調藥等,但現時法例沒限制必須由精神科醫生處方,家庭醫生只要有信心和能力也可開藥。
對於一些非精神病患者求診,林永和稱若發現病人有經常肚痛、心跳加速或頭暈等小毛病,他會多注意,例如多問一兩句「睡得好不好」、「最近有沒有事情煩惱」,病人通常會願意分享,他便會多花點時間輔導,嘗試找出問題根源,需要時再處方血清素、安眠藥等。
相關文章:無家者精神健康需要研究2023|精神科輪候時間長 社協倡無家者外展隊增設專科醫生編制、派社康護士跟進
大學設進修 料數百家醫可處理
他透露,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均有開辦社區精神醫學文憑課程,讓家庭醫生進修,課程為期一年並要通過考核,部分課程早於20年前已獲醫務委員會認可,作為醫生「核准刊載資格(quotable qualifications)」,他相信目前有數百名家庭醫生可處理一般情緒精神問題,建議政府加強公私營協作,日後地區康健中心推行精神健康篩查先導計劃後,可下放病人至家庭醫生跟進。
林翠華稱,有部分病情輕微、本身須上班工作的情緒病患者,由於不希望影響日常生活而不太情願在醫管局覆診,由私家醫生跟進彈性則較大,建議政府參考擬推的「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交由家庭醫生長期跟進病情穩定的精神病人。
林正財說,家庭醫生為精神病人診症的時間遠較一般傷風感冒病人長,收費或因而較貴,令基層市民未能負擔,建議政府推資助計劃,讓病人以較低費用向私家醫生求診,惟要確保受資助醫生符合相關資格。
相關文章:護理前線職位多 踏出投身醫護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