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過去一年公立醫院全職護士流失率惡化至10.1%,本報取得醫院管理局內部文件,顯示7個醫院聯網中,5個聯網各至少有一成流失率,九龍中聯網「龍頭醫院」伊利沙伯醫院有最少5個專科的護士流失率逾一成,腦神經外科、心胸肺外科及婦產科為首三位重災。伊院內部離職調查首度披露,過去3年報稱因移民離職的全職護士比例持續上升,由兩年前佔7%升至今年的39%,冠絕眾多原因。不同醫院護士及工會稱近年移民潮加劇資深護士流失,人手趨年輕化,憂慮青黃不接甚至長遠危害病人安全。
明報記者 陳柔雅
公院現有3萬全職護士 今年度料招2730人
醫管局回覆時沒有提供過去3年公院護士不同離職原因所佔人數及比例,指離職主要原因為退休、辭職和完成合約,當中辭職和完約原因繁多,一般包括進修、家庭責任、移民等。該局稱十分關注公院護士人手情况,已制定一系列措施吸引和挽留人手,包括繼續招聘全職及兼職護士,2022/23年度預計招聘2730名全職護士。
截至今年6月底,公院共有29,429名全職護士。
相關文章:【公立醫院醫護人手荒】政府擬強制醫護在公院服務一定年期 陳肇始稱想法「合理」 倡增誘因留人 建議護士晉升與年資及專科培訓掛鈎、專科醫生專注所長
2022/23流失2742護士 新界西最嚴重
醫管局內部文件顯示,全職護士流失率2020/21年度起明顯惡化,由5.8%急升至2021/22年度9.4%,去年8月至今年7月再升至10.1%,流失2742名護士,5個聯網的流失率至少一成,新界西聯網最嚴重,高達11.1%,其次是九龍中聯網(10.9%)。若以九龍中聯網(包括伊利沙伯醫院在內)的專科劃分,流失率最高依次是腦神經外科(16%)、心胸肺外科(15.7%)及兒科(14%)。
伊院5專科流失逾一成 腦神經外科18.6%
同期伊院全職護士流失率升至11.8%,按年增2.1個百分點,在九龍中聯網排第三,流失270名護士,最少5個專科的護士流失率逾一成,同樣以腦神經外科最嚴重,高達18.6%,心胸肺外科和婦產科並列第二(15.7%);心胸肺外科流失率增幅最大,較對上年度升7.9個百分點。醫管局稱伊院已採取不同措施挽留人手、適時填補空缺及調動人手以提供合適醫療服務。
據伊院護士離職調查披露,前年最多受訪者以照顧家庭為由離職,比例佔一半;而報稱因移民離職者比例由2020年7%上升至今年39%,成為離職原因之冠。
新人補缺「補不到經驗」 護士:睇唔切好易出事
移民潮加劇公立醫院資深護士流失,不少病房面對「人手年輕化」衍生的問題。公院深切治療部護士B表示,該病房有不少資深護士移民,資淺護士比例由以往三分之一增至近年三分之二,惟資淺護士未有能力獨立處理使用多重維生儀器的危重病人,必須由資深護士督導,即使有新人填補空缺,「但補不到經驗,維持不到質素」,資深護士須兼顧維持服務質素和督導,「睇唔切好易出事」,擔憂若資深護士持續流失,長遠會危害病人安全。壓力大增,料加劇資深護士離職。
伊院內科房 近半護士年資未夠3年
綜合消息,伊利沙伯醫院不同病房受資深護士流失影響,以照顧至少40人的內科病房為例,不計護士學生,近半護士於2020年起入職。伊院護士A表示,人手及經驗不足下,曾有病人入院時半邊身無力,惟護士沒有時間深入了解,未及發現病人呈初期中風徵兆,翌日才有同事察覺並通知醫生,結果證實病人中風。
「收一病人要做十幾版文件防大家出錯」
A又說,有護士僅5年年資便擔任病房當值主管,惟不懂處理很多問題,若非找到人幫忙,病人無法得到應有治療。A慨嘆人手不足且資淺問題,有感「愈做愈覺得危險」,「收一個病人,已經要做十幾版文件去令大家不好出錯,已經變了『照顧文件』多於照顧病人」。
另據了解,伊院本月7日至20日曾因人手限制,加護病牀需由三張減至兩張。醫管局回覆承認伊院深切治療部為配合護士進行專業臨牀培訓,作出臨時人手調配安排,其中一張加護病牀於11月7日至20日暫時停用,深切治療部會密切監察運作情况,確保醫療服務及運作不受影響,完成培訓後病牀會恢復服務。
香港護士協會:盡快加大培訓名額及挽留資深護士
香港護士協會主席源志敏形容流失情况「好誇張」,擔憂流失率未見頂,近年流失重災是30至45歲護士,不少屬資深護師,心胸肺外科、神經外科、深切治療部、手術室流失較嚴重。他認為伊院調查反映的護士移民情况與工會前年調查相若,並說移民潮加劇資深人手流失,「不少走(的人)兩公婆都是護士」。
源志敏形容移民屬政治問題,「只能政治解決」,唯有盡快加大護士培訓名額及挽留將退休的資深護士,加快培訓年輕護士以填補中層嚴重流失。
相關文章:【護士入行】醫管局護理學專業文憑 從學護到護士 4年專業培訓 勿忘初心(附護士晉升階梯及薪酬連結)
彭鴻昌倡吸私院資深護士返公院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表示,護士流失情况「絕對值得擔心」,人手年輕化會為病人帶來風險,指過往公院人手流往私院,但移民潮之下流往海外,更難重新吸納,短期難靠本地培訓以填補資深人手。他認為政府除了研究引入非本地培訓護士、推行大灣區交流計劃,應設法吸引私院資深護士重返公院,並改善公院工作環境和利用科技減輕工作負擔。
醫管局表示,除了增聘全職及兼職護士,亦透過退休後重聘計劃重聘富經驗的護士,以達至加強護理人手和傳承經驗目標,截至今年6月底約200多名護士退休後延任並全職服務公院,預計約200名2022/23年度退休護士有意考慮延任。該局稱,近年增加顧問護師及副顧問護師的晉升職位,挽留資深護理人員,預計2024年增至約200名顧問護師(現有160名)及約440名副顧問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