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去年9月推出以建造業工傷僱員為對象的工傷僱員復康先導計劃,只需付公院或公立診所費用,便可獲快捷私家門診復康治療,截至今年7月31日,共447名工傷僱員參與,當中260人經治療後康復。勞福局長孫玉菡昨(22日)稱,計劃有助工傷僱員把握治療黃金期,加快復元並盡早重返工作崗位,未來會考慮有否空間擴展至飲食等行業。
助工傷僱員把握治療黃金期
孫玉菡指公營醫療輪候時間較長,令受傷工人錯過治療黃金期,先導計劃則讓參加者可用公院收費獲得優質的私營機構服務,令他們盡快康復。被問及會否將計劃擴展至其他行業,他稱目前主要專心處理建造業受傷僱員,但會考慮有否空間擴展到飲食等行業。
相關文章:【僱員權益。工傷僱員復康先導計劃】建造業僱員可以公院價錢 接受私家門診復康治療
若復康治療及時 輕傷者4至6周可康復
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矯形外科及創傷學專業應用教授(禮任)羅尚尉強調,復康「無縫交接很重要」,如項目在跟進及交接時出現缺口,導致工人延遲復工,或會令他們有心理及家庭壓力。他表示,今年5月有一名年老工友在地盤受傷導致腳踭骨裂,雖即時送往公院做手術,惟其後復康治療未能跟上步伐,工友亦因擔心參與計劃會遭僱主為難,拖延了近兩個月,至腳踭腫脹才接受治療。
註冊物理治療師胡存孝補充,若在黃金期內接受復康治療,傷勢較輕的傷者只需4至6周就可康復,但若延遲治療,則有可能造成發炎、關節僵化及肌肉無力,影響日常生活。
對於上周六(19日)發生3宗工傷意外,孫玉菡稱高度關注,當局亦會盡全力調查,追究責任。
相關文章:【打工仔錦囊】工傷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