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當局除多管齊下增加公營醫療系統牙醫人手,亦建議擴闊牙科輔助人員職能,包括擬為「牙齒衛生員」和「牙科治療師」引入法定註冊機制,相關人員須定期續領執業證明書,並可在公共牙科服務或指定處所,獨立做洗牙、牙齒拋光等非入侵性工作。有病人組織認為做法可在短期內紓緩人手不足;業界則認為建議方向正確,惟籲政府加強監管以保服務水平。
盼紓緩牙醫負擔 可專注處理較複雜治療
根據本港現行法例,目前只有「牙齒衛生員」受法定監管,他們須經牙醫管理委員會登記,毋須每年續領執業證明書,並須在牙醫監督下才能做口腔衛生治療;合資格牙齒衛生員進修後可成為「牙科治療師」,後者目前只能在衛生署服務,但可在牙醫監督下做額外工作,如補牙、用簡易方法拔牙等。
醫衛局在諮詢文件稱,希望牙齒衛生員及牙科治療師可在一定程度上紓緩牙醫負擔,讓牙醫專注處理較複雜的治療,就此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容許牙齒衛生員及牙科治療師在公共牙科服務或政府外展計劃等,獨立做洗牙和拋光等「非入侵性的預防性程序」、進行牙科公共衛生項目的口腔檢查或口腔健康教育等。為確保相關人員的專業水平,政府提出將兩者納入牙管會監管機制、賦權牙管會評審相關培訓課程等。
相關文章:加入牙齒衛生員行列 肩負專業牙科護理及口腔教育工作
業界籲做好監管 保公眾信心
社協幹事彭鴻昌認為,培訓本地牙醫、引入海外牙醫解決人手短缺問題屬必要,惟「遠水不能救近火」,同意通過加強牙科輔助人員角色以減輕牙醫工作量。
根據政府文件,截至2016年底,本港逾九成牙齒衛生員均投身私營市場,彭認為在公營服務加強其角色可挽留有意發展的人手。牙醫學會會長王志偉稱加拿大、英國等地均有牙齒衛生員獨立做洗牙等工作,認同本港參考上述做法,他說市民或憂慮「洗牙師」質素與牙醫有別,籲做好監管以保公眾信心。
相關文章:牙醫助護 牙醫左右手 須熟悉牙科治療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