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近年與「熱壓力」相關的工傷個案每年均達雙位數,炎夏將臨之際,勞工處昨日公布推出《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下周一(15日)起實行。新指引按天文台發出的「香港暑熱指數」訂定3個級別的「工作暑熱警告」,並提供在相關警告級別下,從事不同勞動量工作每小時的建議工作和休息時間,其中當最高兩個級別、即紅色和黑色警告發出時,建議紮鐵工和棚架工等「極重勞動量」工友暫時停工。有關指引非強制要求僱主執行,勞工處稱若發生意外,指引可成為執法單位的重要參考依據。
特首在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將制訂指引要求僱主按照訂明準則採取措施,保護僱員免在工作時中暑。勞工處昨公布新指引,適用範圍包括戶外工作、沒有安裝空調環境的室內工作,以及在熱源或發熱設備附近工作。
3個級別的「工作暑熱警告」分別為「黃色」、「紅色」及「黑色」,當香港暑熱指數達30或以上,當局便會安指數水平發出不同級別警告,每次維持至少一小時,其後每小時更新。勞工處會通過「香港政府通知你」及「我的天文台」手機應用程式、新聞公報、天文台等向公眾發放警告及公布相關防暑措施。
相關文章:【戶外工作注意!】天文台增「極端酷熱」警告 預測35℃或以上即發 醫生建議僱主就新級別制訂工作指引
勞動量分4類 休息安排各不同
指引按勞動量將不同工種分為「輕勞動」、「中等勞動」、「重勞動」及「極重勞動」,不同勞動量僱員在各級警告下建議休息時間不同,例如紮鐵、棚架工及正接受體能訓練的僱員,在黃色警告下應每工作15分鐘後休息45分鐘,在紅及黑色警告下應停工。指引亦列出僱主可增減工友休息時間的各項適用因素。勞工處高級職業環境衛生師(發展)黃志清稱,當僱主按指引採取措施降低僱員中暑風險,在暑熱警告下可相應減少僱員休息時間。
相關文章:【清潔工。工友權益】調查指逾半清潔工近兩月現熱疾病症狀 有僱主未跟從指引建議提供足夠飲用水 團體促納入可補償職業病範圍保障工友
定期巡查發警告 個別情况會檢控
今次指引非強制要求僱主執行。勞工處副處長(職業安全及健康)馮浩賢稱,當局會定期巡查,並在有需要時發警告及改善通知書,個別情况下亦會檢控。他強調,若發生中暑相關的工傷意外,指引可作為執法單位的重要依據,若有足夠證據,可根據《職安健條例》的一般條款檢控。根據條例的一般責任條款,僱主須提供或維持在合理切實可行範圍內屬安全和不會危害健康的工作環境和工作系統。被問及日後會否強制要求僱主執行,馮稱會在兩年後檢討。
勞工處回覆本報稱,2020至2022年與熱壓力有關的工傷個案分別為12、23及19宗,其中2022年部分懷疑個案仍在調查中,上述為初步統計數字。勞工處過去3年的4月至9月巡查中暑風險較高的戶外工作地點次數分別約2.1萬、2.6萬及2.6萬,去年共發出97封警告信,較前年14封大增,但未有發出通知書或檢控。
勞團:各區暑熱有差異 商會:工種多難執行
代表勞資雙方的組織均關注執行指引的可行性。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蕭倩文認為指引屬「有好過無」,但關注新指引有不少漏洞,除關注只參考京士柏監測數據,各級警告同時適用於戶外及戶內無空調的工作環境,未必可準確反映個別環境的熱壓力;此外,她說暑熱警告是以小時計隨時發出,當局難監管僱主是否有即時採取行動。
蕭說,新指引雖無法律約束力,但現階段可先觀察初步成效,再適時檢討,當發現成效不彰,「大家都唔跟、覺得可有可無」,當局就應考慮以立法等手段規管。她認為除訂定指引保障工友,政府在處理工傷死亡統計及研究時亦有改善空間,例如現時工作猝死多歸咎工人自身疾病,當中部分個案事發時處於酷熱天氣但未計算。
香港建造商會執行總監梁敬國稱支持政府制定指引保障工友安全,但關注指引過於繁複、不便執行。他解釋,地盤並非只有單一工種,大型地盤有上千人,當暑熱警告發出時,管方要個別要求「這個不用工作、這個休息15分鐘、30分鐘」,在通知及執行上有困難。他建議劃一達到某個氣溫水平就規定全面停工,既便利執行,亦方便承建商向業主交代工程延誤原因。
梁批評新指引閉門造車,未有事先理解工地實際情况,諮詢亦不足。他說當局制訂指引時曾詢問該會意見,該會提出不可行,但政府無考慮,而昨公布最終版本前亦無再諮詢業界,認為下周便執行過於倉卒,「我們負責執行指引的人,沒被充分諮詢、亦沒被充分通知,出事之後,作為地盤總承建商,我們就要負責任。這樣政府是否不負責任呢?」
相關文章:【職安修例通過】僱主違例最高罰款千萬囚兩年 勞工界:日後判刑要貼近社會期望 商界:難杜絕意外促增巡查
過去4年4天達紅色0日黑色 團體:休息門檻高
翻查天文台過去4年每日最高暑熱指數資料,每年有39至65天的最高暑熱指數達到發出暑熱警告標準,絕大部分日子達黃色級別(暑熱指數達30至少於32),4年內有4天達紅色級別(暑熱指數達32至少於34),沒有日子達到黑色級別(暑熱指數達34)。
香港暑熱指數是由天文台與中文大學醫學院共同研究,綜合環境溫度、濕度、空氣流動及太陽熱輻射水平等氣象數據和本港整體入院數字計算所得;一般而言,當京士柏的香港暑熱指數達至30或以上,市民便應採取適當防暑措施。
根據過去4年數據,暑熱指數達30或以上水平的日子集中在5月至9月,其餘月份均低於30,而每年7月均有最多日子的最高暑熱指數達30或以上,以前年7月及去年7月為例,分別有17至20天,若套用新指引,過去兩年7月份分別約有55%及65%日子需發出暑熱警告。
綠色和平昨發聲明表示,根據天文台資料,達黑色警告的暑熱指數以往從未出現,而紅色警告的暑熱指數,在2014至2021年只有4天,認為指引中讓工友得到額外休息時間門檻極高,但隨着氣候危機惡化,戶外工作者面對的熱疾病風險亦愈來愈高,指引難保障戶外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