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News

「產學研1+計劃」首輪批24項目 資助額逾10億 涵8範疇涉醫藥AI新能源

【明報專訊】為大學科研團隊提供1000萬至1億元的「產學研1+計劃」,昨(28日)公布首輪申請結果,在接獲的94個申請項目中,共有24個項目獲批,資助金總額逾10億元。獲批的項目涵蓋8個範疇,包括健康及醫藥科學、新材料及新能源、人工智能(AI)及機械人等。創新科技及工業局長孫東致辭時表示,期望資助可惠及本港創科生態,帶動獨角獸企業誕生。有獲批資助團隊期望,可運用資金推動藥物臨牀應用。

申請者須在約5年內分階段完成項目

創新科技署昨在政府總部舉行儀式,與24個大學研發團隊代表簽署合作備忘錄。「產學研1+計劃」只限教資會資助大學申請,申請者須在約5年內分階段完成項目,包括將科研成果轉化並推動商品化。資助配對發放,政府與業界及大學首階段資金投入最高為2比1。

相關大章:港企商業展望報告|創新科技成重要增長機遇 推動數碼轉型、促進人才發展保持疫後領先優勢 德勤與SAP列港企5大優先事項

阿茲海默基因治療研究獲資助

香港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針對家族性阿茲海默症研發創新的基因組編輯療法,是獲批項目之一。中心首席科學家葉翠芬受訪稱,研發一款新藥需約3000萬元資金,其間須蒐集大量數據,同時要有後備方案以防失敗,故實際投入資金將更多。葉稱,在今次資助計劃下,政府及大學共同投入資金,有助投資者增加信心。

 來自科大的香港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首席科學家葉翠芬(中),將與科大副校長(研究及發展)鄭光廷(左)、上海生物醫藥基金執行董事程夏楷(右)合作,推動針對家族性阿茲海默症基因療法轉化落地。鄭形容「產學研1+計劃」激發投資界主動與學校接觸,有助促進資金、研究者及學校相互協作。(鄭律銘攝)
來自科大的香港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首席科學家葉翠芬(中),將與科大副校長(研究及發展)鄭光廷(左)、上海生物醫藥基金執行董事程夏楷(右)合作,推動針對家族性阿茲海默症基因療法轉化落地。鄭形容「產學研1+計劃」激發投資界主動與學校接觸,有助促進資金、研究者及學校相互協作。(鄭律銘攝)

葉表示,團隊會分兩階段在5年內落實項目各環節,首階段冀3年內完成概念驗證,利用非人靈長類動物測試,驗證在人體的療效,這環節開支高昂;下階段會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提交新藥臨牀試驗(IND)申請,目標在第4至5年間與內地醫生合作,向病人展開臨牀測試;團隊亦希望向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和歐洲藥品局(EMA)就臨牀測試提交申請。

相關文章:中醫藥創新現代化 AI技術不可缺 中藥研究人員迎挑戰與機遇

城大太陽能電池目標中試生產

城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講座教授任廣禹的獲批項目,是生產新一代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他表示,其目標是利用資助款項,在未來一年半至兩年設立中試生產線,並已與亞比斯科技集團及港華能源研究院合作,將產品落地應用。

城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化學及材料科學講座教授任廣禹(中)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試生產項目,獲政府「產學研1+計劃」支持,太陽能產品生產商亞比斯科技集團首席執行官張宏輝(左)及港華能源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周軍(右)期望,藉今次合作可助新一代太陽能產品進入市場。(鄭律銘攝)
城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化學及材料科學講座教授任廣禹(中)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試生產項目,獲政府「產學研1+計劃」支持,太陽能產品生產商亞比斯科技集團首席執行官張宏輝(左)及港華能源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周軍(右)期望,藉今次合作可助新一代太陽能產品進入市場。(鄭律銘攝)

任廣禹團隊去年公布開發嶄新添加劑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任受訪時稱,傳統運用矽晶材料生產光伏產品,但矽的熔點為攝氏逾1000度,消耗能源高,鈣鈦礦的熔點為攝氏約100度,同時可像印報紙般快速生產,生產成本亦較矽晶低一半。他形容,政府今次資助如打強心針,可加快生產設備到位,在歐美及內地都在發展新材料下,有助提高競爭力。

港大免疫療法治癌 盼5年後推出

獲批資助的亦包括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陳志偉成立的初創公司源衡生物,公司目標研發免疫療法治療癌症,首目標是為針對肝癌藥物展開臨牀試驗。合作伙伴醫克生物企業融資總監劉高原表示,目標5年後完成第二期臨牀測試推出市場;投資伙伴戈壁大灣區資深執行董事李冠樂稱,生物科技會是市場競爭的下一戰場,冀藉今次機會,促成藥物商品化。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陳志偉(中)冀利用「產學研1+計劃」資助,在5年後令其研發的癌症免疫療法進入第2期臨床測試,醫克生物企業融資總監劉高原(左)、戈壁大灣區資深執行董事李冠樂(右)將分別在藥物生產及資金上支持項目。(鄭律銘攝)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陳志偉(中)冀利用「產學研1+計劃」資助,在5年後令其研發的癌症免疫療法進入第2期臨床測試,醫克生物企業融資總監劉高原(左)、戈壁大灣區資深執行董事李冠樂(右)將分別在藥物生產及資金上支持項目。(鄭律銘攝)

相關文章:疫情、政策帶動生物科技行業 加強轉化醫學人才培育及儲備迎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