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員工對工作的長期熱誠和動力,
研究指工作熱誠可培養並長久維持
在招聘員工時,主管一般會屬意對工作展現出富有熱忱的人選。然而,即使員工帶著熱誠入職,那份熱誠又能否持之以恆?
這項研究由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管理學系副教授李文東教授共同撰寫,研究團隊在一家德國企業收集了3,500多名參與者超過15個月的工作經歷和行為反饋。研究發現,研究人員發現,人們對於工作,並非只有充滿熱誠或冷漠懈怠兩種極端態度,而熱誠更是可以培養並長久維持的。工作熱誠會波動,但透過積極的「工作重塑」,員工可以維持甚至增強他們的工作熱誠。
相關文章:職場新人管理者軟技能不可缺 管理個人與團隊7招戒拖延 績效Level Up
如何通過「工作重塑」激發熱誠?
對工作的熱情不僅可於在職期間培養出來,儘管會有高低起落,長遠仍能得以維持。研究指,積極重塑工作(job crafting)是幫助員工維持工作熱情的一個重要因素。

「工作重塑」指員工主動調整自己的工作,以配合個人的優勢、價值觀和興趣。研究發現,「工作重塑」不僅能維持熱誠,還能增強它,形成一個積極的反饋循環。員工若能掌控工作環境,並將其工作調整至符合個人偏好,他們將能長時間保持對工作的熱誠,從而提升工作表現和滿意度。
李教授解釋:「當我們了解到工作重塑對於激發員工的工作熱誠所產生的作用後,我們明白個人自身的影響力對維持工作熱誠非常重要。」他補充: 「一名員工初入職時未必有很大的熱情;通過策略性地分配及塑造工作任務、目標和關係,員工可逐漸培養並長期維持他們的熱誠。」
相關文章:管理層把握5大管理原則 從源頭管理、培養「把關」意識等 提升工作效率
展現「和諧式熱誠」 提高工作表現滿意度
研究亦區分了兩種熱誠:「和諧式熱誠」和「強迫性熱誠」。參與「工作重塑」的員工更有可能展現出「和諧式熱誠」,從而提高工作表現和滿意度。
擁有「強迫性熱誠」的員工,因為要獲取社會認同或滿足他人期望等外部壓力而工作。儘管這些員工也可能經歷「工作重塑」,但效果較差,且更容易出現焦慮和職業倦怠等負面情緒。
「那些擁有高度和諧式熱誠的人,他們的驅動力源於自身的興趣與價值觀。」李教授指出,「他們更有可能在工作中表現真實的自我,並追求符合他們真正興趣、才能及核心價值的目標。他們自然而然會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於『工作重塑』。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調整工作策略,以實現他們自己定下的目標。」
這些員工視工作為其身份認同的一部分,工作能充份融入他們的自我意識,而且不會霸佔其生活的全部,他們的工作與自身的其他方面是和諧的。這類員工會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對自己最有意義的工作上。他們喜歡挑戰刺激的新工作、與欣賞及支持他們的人建立聯繫,而且強烈渴望能不斷提高自己在工作上的創造能力。
相關文章:不能一味想做「好人」?觀察逃避模式 改變內心「豬觀念」 成為職場好隊長好隊友
管理層可給予員工一定靈活度 保持心中那團火
是次研究證明,員工能透過工作重塑建立一種動態增長的思維,而這種思維可使員工在一段時間內培養出對工作的熱誠。對管理層來說,宜採取積極措施,在工作環境中給予員工一定的靈活度,讓他們有空間培養出「和諧式熱誠」。
「若管理層允許員工根據自己的長處及價值觀,在工作中作出某程度上的調整,員工將更有可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李教授表示。「自主權與支持對於提高員工的熱誠、鼓勵員工主動重塑他們的工作有非常大幫助,這樣我們才能讓他們保持心中那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