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仔在辦公室種植盆栽,離不開泥土、水分、陽光和空氣,令我想起西方古典哲學裡著名的「地、水、火、風」四元素說,靈機一觸,覺得正可以借用這些名詞來作闡述。上述元素以外,還有最重要的第 5 元素——愛心。(圖:作者提供)
1. 地:泥土與空間
泥土養分:泥土給予植物立足生長的物理基礎,也提供了各種重要和必需的養分。隨着時光流轉,盆中泥土的養分會不斷消耗,適時適量的施肥可以補充。大家很容易就可以在坊間找到各類型植物適用的肥料,例如觀葉植物肥料、多肉植物肥料等。對於室內盆栽,最方便的是使用液體肥料,依照說明同時澆水和施肥就可以。惟需注意施肥適宜在生長季節進行,對多數植物來說就是春天至初秋,而在植物休眠季節就不要施肥了。
泥土健康:要多看望植物和泥土的健康情况。室內養盆栽,如果澆水不當、通風不良,容易出現病蟲害,若能及早發現就有機會補救。病蟲害的種類很多,要針對性處理需要較專門的知識。大家可以考慮坊間一些現成的辣椒水,已足以對治數種常見害蟲。
生長空間:如注意到植物日漸長大,花盆空間不足,就要換盆了。像下圖中的虎尾蘭,最初只得左邊一株,後來旁邊長出側芽,便是時候要換盆,給予它們更大的生長空間呢!
2. 水:澆水時機、頻率與方式
無論是哪類型的植物,一般宜避開中午氣溫最高的時段澆水,以選擇早上或傍晚為佳。澆水的頻率(次數)按植物類型和空氣濕度而定,有一個粗鬆的原則是「土乾澆透」,「乾」者是指憑目測及手探泥土、提起花盆等方法,感覺乾燥缺水之義;「澆透」是指澆水至盆底有水流出即停。觀葉植物的葉子一般較薄,水分流失較快;多肉植物通常葉子或莖部肥厚,貯水較多,因此也比較耐旱,所以「土乾澆透」的時機也有顯著分別,尤其是多肉植物,有些品種可以是一星期以至更久澆水一次。一些種植多肉的「新手」每天給植物澆透水,是令其致死的常見原因。至於澆水方式,在辦公室種植,最方便是在泥面澆水,這做法也可避免葉子積水而引致爛葉問題。盆底切勿積水,既為減少蚊蟲滋生,更可避免植物根部泡水而腐爛。
3. 火:陽光與光照
多數花卉或觀花植物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中會生長得更好;有一些觀葉植物也偏愛較多的日照。例如圖中的彩葉草品種,枝莖「徒長」,葉子疏落,主因正是陽光不足。因此,如果辦公室只有很少陽光甚至沒有窗戶,就只能選擇一些陰生植物和耐陰植物。
即使是適合室內種植的植物,都需要充足的光照,不可置於燈光不足的暗角。如果辦公室有窗台,間中讓這些植物短暫曬曬太陽也有好處,就好比我們長期足不出戶,欠缺日照,對健康也有不良影響。可別忘記,所有植物都是在大自然中孕育與演化,最愛的一定是自然的陽光。
4. 風:通風和清潔
植物和人一樣需要呼吸,若置於空氣不流通或多塵的地方,讓它們經常體驗「塵滿面、鬢如霜」的落拓意境,可一點不妙呢!種植盆栽目的之一就是美化環境,發現葉面多塵了,最好及時清潔,不只保持外觀,葉子潔淨也有利於進行光合作用,讓植物健康成長。我們可以因應植物類型而選擇適合的打掃工具,例如對於葉子面積寬大者,可以使用濕毛巾輕輕抹拭;對於葉子細密者則可用噴壺。至於多肉植物或葉子披毛者,則可以用軟毛筆或刷子。
與通風不良相反,就是天天大風吹,把植物放得太接近冷氣機出風口,同樣不理想。冷氣機有除濕功能,植物經常當頭迎冷風, 縱使沒有冷死也容易枯乾。
5. 具備愛心最重要
除了前述4大元素,別忘了日常的修剪與維護。可有留意到上圖的袖珍椰子有一些枯黃葉子﹖ 樹下的小刺蝟正要提示主人,要做「愛心修剪」了!適時修剪,既可以保持植物亮麗的外觀,更可以避免枯葉殘花繼續消耗養分。
其實維繫地、水、火、風這一切,還有最重要的第 5 元素——愛心。愛在陽光空氣中,我們對植物重視,才會關注植物對陽光空氣各方面的需求。筆者很有信心,看到這裏的讀者,一定是對植物有滿滿愛心的。祝福你所種的植物,生長茁壯,每天神采飛揚和你打招呼,就像名曲Edelweiss裡所說,You look happy to meet me!
作者簡介
馮婉儀(Connie),香港園藝治療協會(HKATH)會長、美國園藝治療協會(AHTA)註冊園藝治療師、註冊社工。2015年蕾亞.麥肯迪尼斯專業服務獎(AHTA)、2019年度查爾斯.劉易斯傑出研究獎(AHTA)得獎者。
Connie是首位於香港和中國內地執業的AHTA註冊園藝治療師。於2005年時,創立了香港園藝治療中心,通過專業園藝治療培訓、園藝治療項目、治療性園景設計等不同層面,推廣園藝治療。於2008年時,為進一步發展園藝治療,她創立了HKATH,旨在通過專業認證制度、實證為本實務和學術研究,以發展園藝治療的專業精神和確立其認受性。她也是一位資深社會工作者,其專業範疇為服務不同對象的群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