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life Balance

即check!簡單7問 測試你是否「工作狂」? 6招避免過度工作

【明報專訊】疫情下在家工作,工作與生活的界線變得模糊,不少上班族面臨更大工作壓力。精神科專科醫生黃宗顯表示,家是平日生活的地方,現在同是工作場所,很難將兩者切割得清楚,上班族有可能過度工作。如擔心自己是工作狂,可參考由挪威卑爾根大學心理學院、挪威卑爾根診所基金會和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共同制定的卑爾根工作成癮量表(Bergen Work Addiction Scale),測試自己有否工作成癮?

雖然這個測試在香港未有廣泛使用,但此量表經過專家驗證、由臨牀心理學家制定,可用作簡單的自我測試。黃宗顯表示,雖然現時未有統一標準診斷工作成癮,但回答以下問卷後,若同時出現抑鬱、焦慮傾向或睡眠障礙等,自覺工作壓力指數高,應盡早求診。

黃宗顯(受訪者提供)
精神科專科醫生黃宗顯(受訪者提供)

根據以下7句句子,按自己情况評分:

(1)從不 (2)很少 (3)有時 (4)經常 (5)總是

1. 你會考慮如何騰出更多時間工作

2. 你花在工作上的時間遠超預期

3. 你工作是為了減少內疚、焦慮、無助和抑鬱的感覺

4. 別人曾建議你嘗試減少工作量,但你沒有接納意見

5. 如被禁止工作,你會感到有壓力

6. 比起工作,興趣、休閒活動和運動的重要程度較低

7. 你的工作太多,對你的健康已產生負面影響

如果以上7題,最少有4題是選擇「經常」或「總是」,可能已是工作狂

量力而為——學會「說不」,勿把所有工作「攬上身」,應量力而為。(chachamal@iStockphoto)
量力而為——學會「說不」,勿把所有工作「攬上身」,應量力而為。(chachamal@iStockphoto)

避免過度工作6大Tips

疫情下在家工作,黃宗顯提醒更要留意工作與生活的界線,如何避免過度工作,成為工作狂呢?

1. 設定固定的工作時間表

2. 培養果斷「說不」的能力,與「說不」所帶來的不安共存

3. 比較辦公室與家居工作時間,尤其WFH的工時會否大幅增加,再作調整

4. 重新建立下班後的生活,維繫或建立新的人際關係、發掘新的興趣及運動等

5. 設定一個放下工作的時間,在有限時間內完成工作,增加工作效率

6. 鼓勵放假,經歷沒有工作的生活,體驗即使不工作,都能從其他地方感到快樂

(資料來源:精神科專科醫生黃宗顯、心理輔導員李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