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畫近年來大行其道,常見於街頭壁畫、展覽、商場活動、廣告招牌、主題樂園,香港亦有好幾間 3D 館。在網上亦有不少的影片,將真假食物放在一起,驟眼看來都難以分辨;國內外也成立了不少 3D 畫的設計公司,日本、韓國等地更有大型場館。3D 設計師是如何畫出這些立體作品?箇中又有何技巧?
文:夏穎欣 圖:受訪者提供
(圖:明報資料圖片)
已入行 20 年、現為聖雅各福群會延續教育中心導師兼 3D 設計師郭志強 (Elton),本身從事設計工作,他坦言,起初畫 3D 畫都只是為興趣,後來發現市場上陸續有需求,而又缺乏相關人才和培訓,他慨嘆:「香港的 3D 設計師不多,應該十隻手指都數完……」因此他希望可以鼓勵更多人進修學習 3D 畫的技巧,尤其從事廣告設計、藝術、室內設計等行業的人士大有用處。
突破框框 不受材料、空間規限
Elton 說,「3D 畫的最大特色是自由度高,畫風多變化,沒有特定的畫畫媒介,水彩、粉彩、木顏色都可以;作畫的地方亦不局限在畫紙之上,可以畫在牆壁、地面、木板,甚至是保鮮紙……」他表示,畫畫本應脫離平面空間,才做到栩栩如生的感覺,而 3D 畫的好處在於可以用陰影突出立體效果,他以電影海報中的蜘蛛俠為例,是值得一讚的立體感重的佳作。
聖雅各福群會延續教育中心導師兼 3D 設計師郭志強 (Elton)
Elton 表示,3D 畫分為單面立體畫、兩面立體畫和三面立體畫,兩面立體畫通常由一幅牆和地板組合而成,而三面立體畫則由兩面相鄰的牆加地板繪畫而成。除了可以應用在海報,Elton 說曾於早年在花墟舉辦的本地漁農美食嘉年華中,有設計師同樣利用了 3D 畫設計了 6 個主題的展覽區域,足見應用趨廣泛。
視覺比例 有數得計
3D 畫要畫得逼真,當中有何竅門呢?Elton 強調,「立體畫有一個構圖的分割比例,就是『橫四高六』。」他解釋,因為人類的視野,上下的寬容角度比左右大,所以人的視覺會自動追尋6個縱向層面,4 個橫向層面。他說,「假設將一幅平面畫向後傾斜 60 度,或者人向後傾 60 度,平面畫都會有立體的錯覺。只要預先調整好角度,繪畫起來都並非太困難。」
掌握 6 個層次 迎合眼球需要
Elton 解釋,立體畫跟素描本質上很相似,素描畫要用黑白灰表達光暗的 6 個層次;而 3D 畫則用彩色濃度去表達。他所指的 6 個層次分別包括前景、主體和背景;另外 3 個層次分別是前景和主體中間、主體和背景中間,還有畫紙。他強調,畫紙可以是牆壁、地面,因此亦視為一個空間。
「只要掌握到 6 個層次和加強陰影的技巧,便可以迎合人類眼球的需要,觀賞者自然就會感受到當中的立體感。」
多練習、多觀察 控制層次感
要怎樣才畫得好?Elton 說多練習是不二法門,手繪或電腦的小畫家一樣可以。他每次在課堂都會提供一個主題給學員作畫,然後回去拍下照片再加強陰影,給學員看前後的分別,從而幫助他們掌握技巧。
「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學員本身已有不錯的畫功,但起初立體感不足,經她努力練習後,懂得控制不同層次的技巧,令她滿足感十足,更希望為將來準備開影樓的兒子繪畫攝影背景。」
另外還要多觀察別人的作品,Elton 特別提到名作如《十二門徒》、梵高的作品等等,當中亦有多重層次以突顯立體感。
進修掌握結構、色彩、光暗運用技巧
「其實學立體畫並非為了什麼獎項,而是透過進修技藝,幫助設計師了解畫像中的圖象和層次。在進行設計工作的時候,亦會多些層次、令畫面更富立體感和層次更鮮明。」
聖雅各福群會延續教育中心連續第二屆開辦手繪 3D 立體畫工作坊課程,在 6 堂中讓學員認識 3D 畫的結構、色彩、光暗運用等技巧,適合設計師、插畫師、電腦畫師及對繪畫藝術有興趣人士報讀,掌握另一門技巧。
相關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