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NewsHealth CareWork-life Balance

植物性飲食Plant-based Diet即棄肉轉素?上班族實行3個建議

文:馮鈞傑(澳洲註冊營養師、香港營養師協會正式會員)

植物性飲食(Plant-based Diet)的好處眾所周知,不單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他命、礦物質和抗氧化物,而且比起一般飲食方法會攝取較低飽和脂肪。不過,要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卻不是易事,尤其是上班族可不可以輕鬆棄肉轉素呢?以下提供了 3個建議,助你輕鬆減少進食動物性食品。

企業推植物性飲食 18個星期後員工健康有改善

美國有一間大型公司為了員工健康着想,推行了一個植物性飲食的營養項目(1,2),看看可否憑計劃提升員工的健康指數。首先他們安排員工每個星期上一節由醫生或營養師主理的講座,有時則是廚師分享簡單易學的食譜和煮食技巧。他們甚至聯絡公司的膳食供應商提供素食選擇,並鼓勵他們日常減少進食如肉類或奶類製品等的動物性食品。

為了印證植物性飲食的好處,他們亦招募了一群沒有相關支援服務的對照組,於18個星期後看看有何分別。結果如何呢?前者無論在體重、心血管疾病風險和糖尿控制都有顯著改善,連心理健康和生活質素都提升不少。

植物性飲食單調乏味?

Plant-based diet沒有一個很具體的飲食原則,字眼上的意思是以植物為本的飲食方法。很多人一看到植物性飲食或會覺得單調乏味,但其實不然,因為除了蔬菜和瓜果外,全穀物、各種豆類、果仁、種籽類和油類也包含其中,種類實是十分多元。

全素食不吃肉 彈性素食偶爾可吃肉 

此外,還要視乎大家對肉類的限制有多嚴謹:

全素食(Vegan) : 只吃植物來源食材

蛋奶素(Lacto-ovo Vegetarian): 除植物食材外,亦可接受蛋類和奶類

魚素(Pescatarian) :視海鮮作動物性食品

彈性素食(Flexitarian):準則更寬鬆,即英文Flexible和Vegetarian合併的新字,意指奉行大部分時間吃素,但偶爾也不介意進食一些肉類食品

或許疑惑肉吃少了,豈不是會減少了日常蛋白質的攝取?這是個美麗的誤會,因為所有的蛋白質無論來自動物或是植物,都是由一串串氨基酸組合而成的。我們只是把蛋白質的來源由動物性食物轉至植物性食物,所以只要預先計劃將高蛋白的素食選擇如大豆製品、堅果和藜麥等加進膳食中,我們仍能輕易滿足每日身體蛋白質所需。

上班族實行植物性飲食的3個建議  由全碟一半植物性食物開始

有興趣開始減少進食動物性食品的朋友,可簡單先從改變日常飲食着手,不妨參考以下3個建議:

  1. 嘗試調節每餐肉食比例,譬如先從中午和晚上的正餐全碟至少有一半都是植物性食物開始。
  2. 在辦公室上班的打工仔,如外賣雙餸飯時,可選擇炒雜菜或扒豆腐等菜式;食雲吞麵時多叫一份油菜;在咖啡廳用膳吃雞扒三文治時,也多叫一份沙律;閒時以水果代替牛肉乾作零食等。值得一提的,是市面上有不少人造肉作肉類的取代,但畢竟是加工食品,需注意其較高鹽分,不宜多吃。
  3. 待已養成減少肉食的習慣後,可以按自己的取向和需要調整素食的次數和程度,直至達到上述的植物性飲食模式。
馮鈞傑(澳洲註冊營養師、香港營養師協會正式會員)
馮鈞傑(澳洲註冊營養師、香港營養師協會正式會員)

參考資料:

  1. Mishra, S., Xu, J., Agarwal, U., Gonzales, J., Levin, S. and Barnard, N.D., 2013.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 plant-based nutrition program to reduce body weight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in the corporate setting: the GEICO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67(7), pp.718-724.
  2. Agarwal, U., Mishra, S., Xu, J., Levin, S., Gonzales, J. and Barnard, N.D., 2015.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 nutrition intervention program in a multiethnic adult population in the corporate setting reduce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nd improves quality of life: the GEICO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29(4), pp.24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