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NewsEducation Career Expo

嶺大兩碩士課程締造商業專才 國際與發展經濟學理學碩士 掌握一帶一路商機 國際銀行與金融碩士 培養國際視野人才

【嶺南大學經濟學系專輯】

近年一帶一路及大灣區的發展,為中港及世界帶來不同的經濟機遇,香港如何能夠好好把握?在瞬息萬變的金融世界中,企業要建立跨國業務及作跨區投資,必備哪些元素?嶺南大學 (下稱「嶺大」) 經濟學系開辦的「國際與發展經濟學理學碩士」(MIDE) 與「國際銀行與金融碩士」(MIBF) 兩個課程,提供以經濟及金融為主的跨學科培訓,讓學員掌握理論和實戰經驗, 帶領學生走入國際商業和金融領域發展。


▲(左起) 嶺大MIDE課程執行主任周文港博士和MIBF課程常務主任黎雲龍教授

「一直以來,香港擔當着許多不同的角色。既是亞洲金融中心,也是中國轉口至世界各地的重要航運中心;作為中國的南大門,香港亦是外資企業到亞洲和國內投資的重要據點。」嶺南大學國際與發展經濟學理學碩士課程執行主任周文港博士表示,企業或投資者需要知道如何配合國家「引進來」和「走出去」的策略。


▲嶺南大學國際與發展經濟學理學碩士課程執行主任周文港博士

中介角色:把投資「引進來」和「走出去」策略

目前中美貿易戰已達高潮,分散投資讓投資者可以管控風險,當中一帶一路是境外發展,而粵港澳大灣區則是內銷。「港人可藉大灣區將『餅』做得更大,擴大市場,以增加機遇;同時把香港的國際化、現代化經驗帶回內地,從而增加市場對本港服務業的需求。」

當有內地資金要走出去,香港作為中介人,必須掌握的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地區的規則、國情及文化,另外也要了解行業的可發展性,以及過往華資企業的成敗經驗等。

嶺大經濟學系與中國經濟研究部、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所於2018年合辦「國際與發展經濟學理學碩士」課程(MIDE),此為本港首個專注於一帶一路倡議與經濟發展(特別是灣區經濟),並主要以中文授課的研究生課程。


▲MIBF課程重視國際化元素,約有兩成學員來自海外不同地區,能跟本地生交流,分享各地金融經濟體系的知識和經驗。

認識中國不同區域經濟體 考察拓寬眼界

課程由「國際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兩個部分組成,學生需修畢30學分才能畢業,當中必須包括5個必修科目,以及在3個選修範疇中修畢5個科目。周博士以其任教的「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為例,講述中國不同區域的經濟體,當中的灣區是內地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具可複製、可推廣的先行先試作用;亦有關於前海、橫琴及南沙等廣東自貿區的分工,其與香港的關係,以至未來服務業的增長如何帶動本港經濟等。

為了開闊學員的眼界和拓寬人脈關係,周博士每年都會安排學員出外探訪,曾到訪前海管理局和參觀當地的科創企業;到南沙參觀生物科技和AI產業等。另藉不同考察團,讓學員親身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地區交流,做到經世致用、知行合一。

「到其他國家或地區投資時,要認識其政制,不可忽略當中的政治風險。」課程亦會舉辦「一帶一路」論壇,邀請各地金融專家、相關知名企業家、駐港領事等擔任講者,分享看法和經驗。


▲藉不同考察團,學員有機會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地區交流,做到經世致用、知行合一。圖為MIDE學員參觀新加坡國際鄭和協會。

發展出路多元化 進修可取得碩士雙學位

同學近半數為企業家及資深行政人員,所有同學均有機會到香港及內地機構實習一個月,如大型銀行、證券行、金融機構或保險集團等,從事支援和風險管理的工作。他透露,去年50名畢業學員中,有約半數人參與實習,並有近20人獲實習機構聘用。

「無論是想多了解中國不同區域經濟差異的本地生;又或是想開闊眼界的內地學員,均可通過案例分析研習,了解當今世界及中國的現,對他們就業、創業或企業轉型都有一定的幫助。」

有意繼續進修者,亦可報讀MIDE課程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工商學院合辦的MBA碩士研究生課程,成功入讀可獲豁免最多15個學分,完成課程後,更有機會取得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第二個碩士學位。畢業生亦可考慮自行考取財務策劃師資格,向專業出發。


▲(左起) 周博士與付欣和王永峰兩位應屆畢業學員

MIDE課程首屆畢業學員:了解一帶一路 踏上理想事業路

已考取管理學博士學位的王永峰,在深圳開設中型企業,現管理逾200人的團隊,並計劃日後在深交所上市。為進一步掌握一帶一路這個平台,學習令企業「走出去」 和 「引進來」 的知識,遂報讀MIDE課程。

「課程結合了理論和實戰,讓人開闊思維,透過宏觀經濟、微觀經濟、國際貿易及政治經濟學等,使我對整個東南亞、非洲及中東的文化、政治及經濟更為了解,有助企業製定海外策略和拓展產品。」

非經濟學本科出身的付欣,現於慈善機構從事粵港澳大灣區的推廣工作,希望藉着進修了解更多宏觀經濟,找到新的發展機遇。「MIDE課程老師細心的解說和考試前的輔導,令我克服微觀經濟、宏觀經濟及金融計量經濟學等科目。另透過深圳、廣州、澳門等地的實地考察和交流,還有走訪亞洲不同企業後,對一帶一路過程的困難和機遇有更深入的了解。」

國際與發展經濟學理學碩士課程(MIDE)

必修科 發展微觀經濟學、發展宏觀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國際貿易、當前國際經濟與發展經濟學的問題
選修科

(每範疇至少選 1 科,合共 5 科)

國際範疇:國際貨幣與金融、全球化與經濟發展、中國與世界經濟、國際政治經濟學

發展與相關範疇:「一帶一路」倡議:歷史、政治、經濟及社會、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經濟發展中 的政治經濟、環境議題與可持續發展

方法學範疇:研究方法、金融計量經濟學I #、金融計量經濟學II #

註:# 金融計量經濟學I 和金融計量經濟學II (與MIBF 合辦)

修讀年期 一年全日制或兩年兼讀制
入學要求 持認可大學學士學位,榮譽等級須為乙等或以上;或於認可大學榮譽學位課程畢業,本科成績須達乙級或以上;或於專上學院完成一項課程,並考獲相等於榮譽學士學位的專業資格。如學士學位由非英語授課院校頒授,需提交一項英語能力測試成績(例如 IELTS,TOEFL 等) 或其他同等英語資格證明
學費 本地生:港幣 120,000 元;非本地生:港幣 185,000 元
出路 向金融、銀行、商業與貿易、專業服務、公共服務、學術研究等領域的高端人才發展。畢業生亦可申請「國際與發展經濟學理學碩士課程」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工商學院合辦的「碩士雙學位課程」計劃。
查詢電話

網址

電郵

2616 8594 / 2616 8597

www.ln.edu.hk/cerp/mide/tc/

mide@LN.edu.hk

本港金融業人才 必備國際視野、發揮橋樑角色

隨着中國近年的經濟起飛,很多外資把商機引進內地機構。嶺南大學國際銀行與金融碩士課程常務主任黎雲龍教授指,中美貿易戰當中,香港作為國際化城市,與世界聯繫性強,一直為內地與世界的橋樑與緩衝地帶。國際關係經香港調和後較為順暢,另外在中西不同金融體系和運作的模式下,香港從中發揮重要橋樑作用。

通識人才需求增 持續進修助開闊眼界

黎雲龍教授 指出,金融科技日後將成為業界入行的基礎知識,人工智能會逐漸取代人手,雖然部分相關職位的需求會減少,但與此同時,客戶要求更全面、度身訂造的服務,一些具創意、彈性、能按客戶需要設計方案的通識人才需求會上升。從業員要對不同行業有一定的認知,才能跟客戶建立更良好的關係,提供更適切的服務。

要在競爭激烈的業界取得成就,關鍵在於金融從業員的國際視野,而持續進修正是開闊眼界的不二法門。嶺大開辦「國際銀行與金融碩士課程」(MIBF) 已逾14年,涉及5個核心群,包括公司金融、國際、投資、金融機構及定量,當中的國際範疇,正是讓學員可以學習宏觀的國際層面知識,並應用到金融業界。學員必須至少在每個核心群中完成一門科目,再修讀5個選修科,合共修畢30個學分。


▲嶺南大學國際銀行與金融碩士課程常務主任黎雲龍教授

課程設計、學員、導師團隊見國際化

黎教授表示,MIBF課程從科目設計、學員,以至導師團隊,都不乏國際化元素,以學員為例,約有兩成來自海外不同地區,跟本地生透過分組項目合作交流,分享各地金融經濟體系的知識和經驗。「金融不只是量化和計數,正如香港扮演的橋樑角色,講求溝通和多方面磨合,才能融會達至理想的成果,而非單靠計數或技術性、機械化地做事。」

他續說,學員中約有3成屬非經濟金融學本科生,他們要按背景先報讀預備科目:微觀經濟、宏觀經濟、數學統計及財務管理,為進修打好根基,之後同樣可以有優異成績。「過往曾有兩名畢業學員取得10科A級滿分成績畢業。一名是經濟學士,現於美國攻讀博士;另一名是修讀商業英語的英文學士,加倍努力後也能跨學科達到最高成績,成績令人鼓舞。」

師資方面,課程與業界有着緊密聯繫,導師團隊中包括國際金融機構首席經濟師、國際評級機構總裁、企業首席財務官等;還會邀請專家擔任顧問委員會,為課程發展提供專業的意見。

赴各地交流考察 千名畢業學員出路廣

在MIBF課程中,其中兩科會安排學員到亞洲和歐洲的金融中心考察,黎教授每年帶領學員到新加坡參觀金管局、國際貨幣基金培訓中心、伊斯蘭金融學院及到南洋理工上課,學員需呈交功課和報告作考評;另也到過瑞士金融中心,參觀金融科技公司、創業孵化器、銀行、保險及進修大學課程等,擴闊學員對世界市場的眼界。

近千名畢業學員中,大部分投身金融界工作,從事銀行、投資分析、外匯證券、債券、評級、經濟師、財富管理、公司會計、審計及合規等工作,也有繼續進修博士,或於院校擔任助理教授、研究人員等,出路廣泛。


▲學員到新加坡考察。


▲黎教授帶領學員到瑞士擴闊視野,累積國際經驗、建立人脈,為未來發展做好準備。

圓海外升學理想 一年半時間修畢雙碩士

黎教授稱,有關課程跟4間歐洲知名學院合辦碩士雙學位課程,故此 MIBF課程畢業生可前赴英國萊斯特大學 (University of Leicester)、瑞士盧塞恩應用科學與藝術大學 (HSLU)、西班牙巴塞隆拿自治大學 (UAB) 及法國昂傑高等商學院 (ESSCA) 上課,只需1.5至2年便可取得兩個碩士學位。

「我們曾資助7名畢業學員到海外的國際可持續發展組織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ISD) 在瑞士日內瓦及加拿大渥大華的辦事處實習數個月,有助學員累積更多國際經驗、建立人脈,為未來發展做好準備。」


▲同學參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MIBF課程畢業學員:是探索真實金融和經濟世界的進修機會

2016年畢業、曾於匯豐銀行和法國巴黎銀行投資銀行部任職市場誠信合規分析師的King (左圖) 表示,MIBF課程能增強學員的專業知識和競爭力,更重要的是透過與很多金融機構的合作,有助拓寬人際網絡,有助將來的事業發展,特別是對準備考取CFA、CFP、AHKIB及HKSI LE Paper等專業資格試的學員來說,更有幫助。「金融業提供多元工作機會,有意探索真實的金融和經濟世界者,修讀這個課程無疑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MIBF 課程畢業學員 King

「國際銀行與金融碩士課程」(MIBF)

必修科

(每範疇選一科)

企業金融:公司財務、跨國財務管理

國際:國際宏觀經濟學#、國際貨幣和金融#、國際貿易及其融資

投資:投資理論和應用、全球投資量經濟學II #

金融機構:中國大陸和香港金融機構、銀行和金融機構管理、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比較

量化分析:金融計量經濟學I、金融計量經濟學II、金融經濟定量方法

註:# 學員不可同時獲得國際宏觀經濟學及國際貨幣和金融的學分

選修科

(任選 5 科)

銀行微觀經濟學、衍生工具和風險管理、跨國財務管理、業務評估和財務報表分析、全球化和金融市場發展、銀行和金融專業議題、信用風險管理、固定收益證券、財務會計專業人士、金融行為、金融銀行業監 管合規中的法律問題、金融科技的趨勢和挑戰、東方金融中心區域研究、西方金融中心區域研究、銀行和金融實用個案
修讀年期 1 年全日制或 2 年兼讀制
入學要求 本科畢業(相關專業或具備相關工作經驗優先,其他專業畢業生需在預備科目取得良好成績);雅思6.5 分或以上
學費 本地生:港幣 110,000 元;非本地生:港幣 175,000 元
出路 投身銀行、投資公司、會計師事務所、政府部門等。畢業生可申請與英國、瑞士、西班牙及法國 4 間海外學院合辦碩士雙學位課程
查詢電話

網址

電郵

(852) 26167167

www.ln.edu.hk/econ/mibf/

mibf_admission@LN.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