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News

科大下年收生準則計最佳5科成績 第6科或可加分 有空間招收更多非本地生

【明報專訊】科大公布2024/25學年收生準則,全數以最佳5科成績計算;考生若在第6科取得第3級或以上成績,則可在計算入學分數時獲得額外加分。早前有傳教資會擬放寬本地資助大學收非本地生的「20%限額」,科大本科招生及入學事務處長劉夢琳前日(11日)表示,科大是國際生(包括內地生)比例最高的大學,過去數個學年的佔比均逾兩成,認為進一步放寬限額符合科大注重多元的招生理念,但「未必放寬至幾多,便招收多少」。此外,公營醫療系統人手嚴重短缺,科大首次表明將會「爭取建立第三間醫學院」,教育局長蔡若蓮被問是否支持計劃,表示政府會因應相關數據和教資會考慮有關建議。

科大本科招生及入學事務處長劉夢琳(中)表示,科大在過去數個學年均招收逾兩成非本地生,如進一步放寬兩成限額符合科大注重多元的招生理念,但「未必放寬至幾多,便招收多少」。旁為科大新生黃瀅(左)及莊藝俊(右)。(葉希雯攝)
科大本科招生及入學事務處長劉夢琳(中)表示,科大在過去數個學年均招收逾兩成非本地生,如進一步放寬兩成限額符合科大注重多元的招生理念,但「未必放寬至幾多,便招收多少」。旁為科大新生黃瀅(左)及莊藝俊(右)。(葉希雯攝)

入學門檻「332A33」 撇除公民科 以DSE最佳5科成績計算

科大公布2024/25學年收生準則,要求學生在文憑試(DSE)4個核心科目(中英數及公民科)及兩個選修科目達到「332A33」的成績,所有課程的入學分數將撇除公民科「達標」成績,全數以最佳5科成績計算;考生若在第6科取得第3級或以上成績,則可在計算入學分數時獲得額外加分,而額外加分將按考生的第6科實際分數,以及報讀學系經加權後的滿分而有所差異。

相關文章:DSE放榜後 重整目標 自選升學路 向心儀行業進發

倘非本地生限額放寬 科大:有空間招收更多

現時8間資助大學可招收非本地生自費入讀學士課程,在總數不超過核准公帑資助學士總學額的20%,教育局容許個別大學的非本地生比例稍高於20%。

劉夢琳表示,科大在過去數個學年均招收逾20%非本地生,今學年更將目標定在25%,相信「若政府再放寬(限額),我們也有空間再招收更多,但未必放寬至幾多,便招收多少」。

劉夢琳又稱,非本地生並非收得愈多愈好,亦要考慮配套能否跟得上,「政府若希望大學招收更多非本地生,那會否有更多資源呢?」她又謂,科大一直期望提供國際化的學習環境,其中非本地生當中,來自大中華地區的佔少於一半。

相關文章:2022年科大畢業生就業調查|平均月薪26,859元 按年升逾一成 科大就業中心:各行缺人 僱主反映高薪也難搶人

支持科大建醫學院否 蔡若蓮:可3年期規劃提案

對於科大近日首度提及「爭取建立第三間醫學院」,教育局長蔡若蓮昨日被問是否支持計劃,表示涉醫衛局、教資會的規劃,政府會因應相關數據和教資會考慮有關建議,再作出決定。

蔡若蓮昨被問有指科大計劃於首階段即2至3年後招收醫學院學生,局方是否支持計劃、認為是否有助提升香港的醫學地位及改善本地醫療,她回應說,科大提出籌辦醫學院,當然涉及醫衛局轄下的醫療專業人力供求的規劃,教資會亦有3年期的規劃;大學可在3年期規劃內提出建議方案,政府會因應相關數據和教資會考慮有關建議,再作決定。根據教資會資料,8間資助大學現時正值2022年至2025年的3年期,下個3年期是2025年至2028年。

稱政府鼓勵因應本港國家發展開發課程

蔡若蓮又稱,政府一直鼓勵院校因應本港發展需要,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下「八大中心」發展,以開發課程,回應時代和社會需要。

據了解,科大向校董會匯報發展醫學院時,表明定位有別於主力培訓醫生的兩大醫學院,科大冀聚焦醫療科技,培訓醫生並非主軸,計劃仍處起步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