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時,面試官所問的問題縱層出不窮,其最終目的只有一個,便是測試求職者跟申請職位的「匹配」程度。因此,答案絕對影響求職者的「下半生」。
自身背景類
問題︰ 「你覺得自己有什麼優點/缺點?」
其實,面試官問這類問題的目的,主要是想知道求職者的「真面目」。因此,應好好表現自己。不過,當回答有什麼缺點時,應避重就輕,只提及一些對工作影響性不大的缺點;或憑三寸不爛之舌,將缺點變成優點,千萬不要將所有缺點一字不漏的向面試官和盤托出。
問題︰ 「你為何失業這麼久?」
「經濟不景」這答案或許是現實,可是這樣回答,未免有點消極和怨天尤人。其實,應強調自己不斷積極進修,充實自己,並表示沒有因此而氣餒消沉,以顯示自己堅強和不會輕易放棄的精神。
工作經驗類
問題︰ 「你有什麼工作經驗?」「你有什麼工作成就?」
這可是表現自己是該職位的合適人選的良機﹗因此應用事例證明自己的工作成就和經驗,如曾經一手成立了新部門、新系統、找到新客戶等。不過,切記答案要言簡意賅,勿長篇大論。
至於沒有或甚少工作經驗的畢業生,可將一些在學校生活中學到的東西連繫到申請的工作上。例如在學時曾經是時事學會的會長,便可用實例證明自己有領導才能。
問題︰ 「你在工作上遇過什麼錯失?」
人或多或少總會遇到錯失,因此答案絕不可能是「沒有」。不過,回答時應避重就輕,只提及一些微不足道的錯失,而答案亦應是正面積極,如表示已從中汲取教訓,努力找出錯誤的原因,並最終把事情做好,以表現出勇於承認錯誤、不怕挫折的精神。
問題︰ 「請簡述你一天的工作情況。」
這亦是表現自己能幹工作效率高的好時機﹗這條問題背後其實含有一個意思︰求職者是否一個辦事效率高,生產力強的人。
求職者愈能幹,自然愈得面試官「歡心」﹗因此,應表現自己是一個能又快又好地處理大量工作的人。
公司資料類
問題︰ 「你對本公司有什麼認識?」「你如何看這行業的前景?」
其實,這類問題主要測試求職者對該公司和行業的熟悉程度,和對該工作的興趣和熱誠。因此,切記在面試前搜集和熟讀該公司和行業的資料,令自己變成該方面的「專家」。
轉工離職類
問題︰ 「為什麼轉工/離工?」
回答時,理由必須積極正面,應避免提及一些如人際關係不好,薪酬不合理等負面答案,以免令面試官留下負面的印象。
問題︰ 「為什麼你經常轉職?」
誠言,很多面試官對經常轉職的求職者,多持負面的看法,認為他們抱有騎牛搵馬的心態,或對工作沒有熱誠。不過,如果每次的轉職均有明確和積極的理由,不妨直說。
另外,換一個角度來看,雖然經常轉工,但工作經驗亦會相對地變得豐富。因此,不妨將此「借題發揮」,令缺點變成優點。
其他類型
問題︰ 「你還有什麼問題?」
很多求職者被問及時,或表現得不知所措,只回答「沒有其他問題」了事;或不懂把握機會,發問一些無聊和不應問的問題,錯失浪費了一個爭取「得分」的良機。
其實,求職者應爭取機會,發問一些跟職位或公司有關的問題,如該職位的工作範圍、公司文化、公司未來發展、何時得知申請結果等,以表現自己對該職位的熱誠和興趣。至於福利問題,則應避免發問,以免顯得市儈貪婪。
問題︰ 「你希望得到多少薪金?」
如果本身已經「心中有數」的話,不妨直說。另外,亦可先讓對方提出一個金額,然後再商議。無論採用那種方式,不妨將金額推高一點,一來讓彼此有「談判」的餘地,二來雙方最終達成的金額數字,大有機會比預期高。不過,切忌胡亂說出一個金額。
其實,如果想了解市價的話,不妨在招聘廣告中參考類似職位的薪金,然後進行評估,或直接向人事顧問公司查詢。